笔趣阁>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是不倒单
考核?这还不叫肯定?师兄,你果真是有慧根呢。”

看到我茫然的样子,他解释到:“第一句话就不简单,方丈不可能见人就问的。这是祖宗里的话头,是对上上根器之人才用的。”

我还是没听懂,这从我的表情上就看得出来。

“你从哪里来,是禅宗里的话头。好多禅师,就靠这一个话头接引后辈。方丈为什么要把这样终极的话题把来问你?肯定是有原因的。在我猜想,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你有可能有宿世慧根,方丈看你的言谈或者举止,就可以有这种猜测,说明你前世功德基础很好,佛缘很深。方丈看人不是看相,是用直觉。那些过来人,都有这个直觉。拿这话问你,就是直指内心,看你悟了没有。”

我谦虚到:“那方丈也看得不准啊,我明显才是个初学者。”

“所以啊,最大可能是第二个原因。方丈看你的态度,学佛,首先是一种信仰。你的本性与态度,最为重要。就像一棵稻谷的种子,永远长不成韭菜。所以,他根据你的回答,评价你是个老实人,这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老实人,就是高评价,这与我们平时的观点不同啊。”

在我们平时,通常说一个人是老实人,其实更多地说这个人愚蠢。恋爱中的男女,如果姑娘对你说:你是个好人。更准确的意思是,我不爱你。

“老实人,谁能够做得到?古往今来,孔子是个老实人,哪个做得到?佛祖是个老实人,谁人能比?”

“莫把我抬那高,我不配的。”我这是实话,根本不是谦虚。因为他举的例子,都是圣人。

“那好,你说你是来学佛的。进入佛门,有一条戒律,你可能听说过,叫不诳语。”

这个我知道,叫出家人不打诳语。

我点头表示认可,他继续说到:“这个要求其实是很高的。一个人不说假话,其实很难做到。在密教中,要求对上师,需要身口意三味耶戒,也有这个意思。如果你本性中,有这种态度,至少你做到了其中的三分之一,那是很了不起的品格。”

其实,我比较汗颜。因为我这一生,说过的假话也太多了。做生意的人,算命的人,几乎三句话不离假话。

“钱老师,不,钱师兄。我其实以前说过很多假话。”

“更了不起!你在此,不仅实在地面对师父,更表明,你愿意在学佛过程中,实在地面对自己。不自欺,境界很高啊。”

我不好说下去了,再说,他不知道会冒出什么肉麻的话来。我赶紧转移话题:“不是说实践嘛,我连基本理论都没通,我连基本修炼都不行,我还害怕自己学不好呢。”

“什么叫基本理论?所有基本理论都包含着无上的大道。如果全部通了,那还得了?那不是菩萨了吗?如果实践效果没有到,基本理论永远无法真正搞通。我是搞这个理论专业的,我亲身体会就是这。况且如果说修为,不是说哪个花的时间长,就有效果。也不是说哪个把自己搞得最苦,就是真修行。要不然,佛祖怎么从雪山上下来了呢?”

这一通说,搞得我一时还消化不了。此时,屋子里又进来几个人,我跟钱师兄这样讨论事情,恐怕会干扰别人。因为,我们看到,有人进屋后,有的在做笔记,还有的在看经书。

钱师兄谈兴未减,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两往门外走去。院子里比较空旷,谈话也就自由些。我不愿意扫他的兴,毕竟睡觉时,我们是邻居。

出来时,突然看到对面走廊里,有一个年轻和尚,迅速穿过。他走路的时候,脚步非常快,所以步幅虽然不大,但速度很快。他估计听到我们在说话,转头看了我一眼。

我正在看他,四目相对,我吓了一跳,这个清瘦的和尚,双眼通红。

看到我的样子,等那和尚走出去后,钱师兄问道:“你注意到他的眼睛了吗?”

“注意到了,他的眼睛太红了,像是刚哭过,还是害了什么眼病?”

“你有所不知,但在这个庙子时间长了,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怪人。这个人,是修不倒单的。”

“什么意思?”

“就是整天不睡觉,肋不至席,你知道?”

“我听说过,靠打坐休息?”

“对。既然你听说过,那我就不作过多解释了。”

但是,却有问题。毕竟,人是需要休息的,这种不睡觉的修法,我在书上看过,也听刘大哥说过,但是今天第一次见到,还是觉得神奇。

“钱师兄,看他的体力和精神,倒不像是没休息过的。”

“这就是神奇的地方了。不休息,却能够保持精力,可见,他这种修法,是有效果的。你注意到没有,他的脚步?”

“注意到了,他的脚步非常快。”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轻,对不对?”

我点点头,几乎没有声音的脚步,仿佛像金庸的武侠小说里的人物,轻功可以啊。

“其实,所有有修为的高手,脚步都是轻的。他们从生理状态上,达到了无我的情况。轻是表象,而无我是实质。但是,他毕竟还处于学习过程中,也是方丈的弟子,还不究竟但已经很厉害了。你想想,不休息的人,精力为什么如此旺盛?”

我只能摇头了,这我哪里知道。

“其实还有些怪人,在寺庙里面,高手云集,但都不究竟,成就了的,都出去开山去了。但是,能够走在成功的道路上,用亲身的实践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是不倒单--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