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大宣奇女子>第九十一章 刑部的案子

宁云修不动声色的分别找了手下的主事们追查了几天,顺着那伤人的乞丐和他周边同级的乞丐一层层摸查发现,原来这些伤人的乞丐都是属于一个乞丐团伙,但他们却不是真正的乞丐,都是从小被团伙里的人从乡下拐走的,拐到离自己家乡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地方来乞讨,拐来的时候他们本身还是个孩子,再长途跋涉,更别说记得家在哪里了,只好跟着他们走。/p

乞丐团伙从小教他们如何能讨得更多的钱,为了让他们获取更多人的同情心,以讨到更多的银子,竟还会用药把他们毒哑、毒瞎、弄残,或者干脆将他们的身体装在罐子里抑制他们的生长,让他们永远长不高,以便作为讨钱的工具。/p

他们会专挑那种看着面善和气的女子和老年人乞讨,一日下来竟也还能有不少银子,只不过这些银子都到了背后之人的手中,一层一层的上交,最后留给他们的只不过是能果腹的银子。/p

等他们再长大些,也会加入这个团伙,将他们所经历的再施加给下一轮的人,或者有的便干脆作为乞丐,和那些真正的乞丐抢夺地盘。/p

这次是因为真乞丐和假乞丐因为地盘的事争抢了起来,闹到伤了一条人命,所以才会记录在卷的。/p

堂堂大宣天子脚下,竟还能有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在别的地方得有多么猖獗。/p

是京城的大人们太过高高在上,所以看不见底层的黑暗吗?/p

恐怕并非如此,从这个案件来看,打死人之后伤人者竟迟迟没被判刑,而且还把案件归为已了结的案件里,平时御史们屁大点事都要拿出来翻来覆去的弹劾这个弹劾那个,谁谁多花了些银子便是作风有问题,谁谁在家写了首发发牢骚的诗词便是言语不当有大不敬的嫌疑,这在眼皮子底下的事竟然集体失声了,这十分违背他们一贯爱乱咬人的做法,所以事出反常必定有妖。/p

于是他写了封匿名举报信,揭发京城这伙无法无天的乞丐团伙,然而信到了御史的手中迟迟未见有什么动静,这更印证了他的猜测。/p

他便顺着朝中有人的方向查了下去,果然挖出了好大的宝贝,这下蔡尚书可有的忙了。/p

给这伙人提供庇护的正是都察院的左右副都御史,朝中正三品官员,甚至于维护京城治安的巡城御史也涉及其中,巡城御史可是维护京城治安的机构,平民百姓再怎么折腾也翻不出他们的手掌心啊。/p

难怪在天子脚下也没人敢告他们,那身居宫中的皇帝,怎么会知道京城中低微如蝼蚁一般人物的命运。/p

乞丐们得来的钱层层被盘剥,绝大部分都流入了上层的手里,这些御史们昧着良心得来的钱可比每日冒着一个不小心弹劾错了得罪了人,惹了皇上生气招来一顿廷杖要有安全感的多,何况那些微薄的俸禄连这零头都不到,如何满足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p

那些官阶低下的御史倒是知道此事,但是谁敢弹劾自己的上司,他们一贯都是弹劾别人来的痛快,哪怕是阁老重臣都敢弹劾一下,可只有自己的顶头上司他们才有所顾忌。/p

因为蔡尚书交代了要其他人配合宁云修,所以他先抓了几条小鱼,等证据和线索收集的也差不多了,再大的权力他也没有,便交给蔡尚书去摸大鱼了。/p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那些已了结的案子要比未了结的案子有意思的多,比如说这兵部侍郎溺亡案,五日前,翟侍郎在护城河内溺亡,刑部派人去看后只是按意外结案。/p

但是这兵部翟侍郎他也见过,是个身强力壮,孔武有力的中年男人,平日里性格比较粗旷,喝醉酒失足落水有些出乎意料,是意外还是蓄意,若是蓄意是情杀还是仇杀,调查当天便给出溺亡的结论未免有些草率,于他又调查了翟侍郎周边的生活关系,发觉果然另有隐情。/p

他第一怀疑便是情杀,因为翟侍郎的夫人长相貌美妖娆,有觊觎之心的人不在少数。/p

有证人言,翟侍郎溺水前一日晚看见有一男子于后门进入拜访翟府,第二日晚上有人看到翟侍郎脚步虚浮的走在护城河边,手中还拿着酒壶,摇摇晃晃的几下之后便掉入了河中溺水而亡,然而当时有人有人下水搜救,却并未搜到,尸体于两日之后漂浮到河面才被人发现的。/p

而有男子拜访的那日夜晚正是翟侍郎当值之夜,翟侍郎也许是落了什么东西,半途折返发现了什么也说不定。/p

经过筛查平时与翟府来往多的而后来往变少的府第,最终锁定了伯远候家的大公子,伯远候是宣国很少有的可以世袭的爵位,伯远候先祖可是随着宣太祖开国的元老功臣,他的后代们也得到各代皇帝的敬重。/p

这伯远候的大公子爱慕翟夫人许久,翟夫人也不是什么安分的妇人,仗着青春美貌,多与旁人眉目传情,翟侍郎虽也气愤,但每次翟夫人娇声一哄,便也忘了生气。/p

那日徐公子趁着翟侍郎晚上当职偷偷潜入翟府,想与翟夫人行苟合之事,不料被回来取东西的翟侍郎当场撞见,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贵族公子,怎么能打得过习武之人的翟侍郎,翟侍郎当即便像提溜小鸡一般的把徐公子拎起来,但是架不住翟夫人心狠,一簪子刺入脑中,即便是翟侍郎那般壮实也倒在了地上,簪子扎进去不深,徐公子还怕人没死透又拿枕头死死的捂住,确认人死了才放下心来。/p

第二日


状态提示:第九十一章 刑部的案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