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我的一个超怂系统>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中)

似乎是看出了她们的担忧,梁山伯笑了笑,说道:“两位兄台不嫌弃床小的话,今晚二位就睡床,我就在旁边打个地铺。”/p

祝英台婉拒道:“这万万使不得,这本就是梁兄你的房间,你今天让我们进来休息,就已是仁至义尽,如果还让梁兄你睡地上,那我们也有点太过意不去了。”/p

然而梁山伯却是挥了挥手,笑着道:“不碍事的,我从小就习惯了睡硬床,这床太软,让我这几日睡的格外不好,正好二位来了,也好让我有个打地铺的理由了。”/p

祝英台和银心相视一眼,最终还是被梁山伯给说服了。/p

......./p

台下。/p

“奶奶,这个梁山伯好傻,自己的房子,还要睡地上,你看他都睡不着了。”/p

“呵呵呵,傻孩子,别人那不叫傻,叫善解人意。”/p

“诶?”/p

“你不懂,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呵呵,不过话说回来,这几个孩子表演的,还真不错啊。”/p

....../p

一整夜下来,梁山伯,祝英台,银心三人几乎彻夜未眠,秉烛夜谈,三人一见如故,聊的甚欢。/p

在得知梁山伯也是前往越州求学之后,祝英台和银心便兴奋的邀请他一同前往越州求学。/p

好不容易遇到了如此知音,梁山伯自然是不会拒绝,三人就这样一同踏上了前往越州的求学路。/p

“梁兄,你这书上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是何意?”祝英台指着书本上的一句诗问道。/p

梁山伯单手负后,侃侃而谈道:“此诗乃是唐代一位伟大诗人的作品,它的前两句是‘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主要是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p

“而后两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是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p

祝英台点了点头,道:“梁兄真是好文采。”/p

梁山伯笑了笑,一旁的银心又忽然问道:“梁公子,请问这书里的‘此情可待成追忆?秩弧是什么意思呢?”/p

梁山伯想了想,说道:“此诗同样是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p

“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p

银心握着书本,一脸崇拜的道:“不愧是你梁公子,连这都知道。”/p

何小凡愣了一下:等一下,有这句台词吗?我怎么不记得了?/p

一旁的祝英台(舒芸)撇了银心(何雯静)一眼,道:“银心,你一个小小书童,不要对公子无礼,平时少说话,多做事,忘记我爹跟你说的话了吗?”/p

何小凡闻言,又愣了一下:不是,祝英台什么时候多了这句台词了?/p

银心似笑非笑道:“小...少爷,我们现在可是在求学的路上,之前梁公子可是说了,求学路上,人人应保证平等的关系,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p

“您这话的意思,可还是将我当一个小小的下人来看,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p

祝英台双手抱胸,一脸冷漠的看着她,道:“求学路上,的确人人平等,不过就算如此,你的身份也只是我的一个书童罢了。”/p

“你不要忘了,你之所以能读书,甚至是能够活着,也是多亏了我爹收留了你,不如这样吧,之后的求学路,就由我和梁公子去走完,你就先回府里,禀告我爹我现在的现状吧。”/p

何小凡站在舞台中央,已经完全懵逼了。/p

这俩人,咋还吵起来了?/p

什么时候有这么一出了?/p

祝英台和她的丫鬟突然变脸,不仅仅是打了何小凡一个措手不及,就连台下的观众,也都明显愣住了。/p

何雯静冷哼一声,似笑非笑道:“老爷当时可是叮嘱过我,哪怕是死,也要跟随在小...少爷旁边,务必保证您的安全,所以丢下您一个人这种事情,我是不可能会做的。”/p

“要不,您陪我一起回去?”/p

祝英台蹩了蹩眉,道:“你现在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连我的话都不听了吗?”/p

银心直接翻了个白眼,道:“我哪敢呀,但是比起您,老爷说的话我可更不敢忘,更何况,这银子可都是放在我这里的,我要是回去了,少爷您不就没银子花了吗?”/p

祝英台生气道:“你威胁我!”/p

两人之间,直接冒起了火花,火药味十足。/p

台下。/p

“哟,这俩人,怎么忽然就吵起来了?”/p

“这丫鬟怎么突然跟变了个人似得,还有这祝英台,她不是挺喜欢自己丫鬟的吗?”/p

“有古怪,呵呵,不错,要是一直这么平稳发展下去,老头子我就又要睡着咯,这个剧有意思了。”/p

台上。/p

梁山伯(何小凡)从中打断两个人,无奈道:“你们二位要不先消停消停,咱们这路也走的差不多了,要不,我们先继续往前走?”/p

祝英台和银心两人对视一眼,都没给对方好脸色看。/p

何小凡无奈的叹了声气,对场外的灯光使了个眼色,场景再次切换。/p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梁山伯三人情急之下赶路,来到了附近城镇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