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二十七年, 七月二十六日, 宇文族联合姜国举兵二十万自北攻入燕国, 一路烧杀抢掠攻至都城燕飞城百里之外的庆州城。/p

庆州城破后, 燕国林猛上将率五万精兵在庆州城与敌军死战。/p

当夜子时, 庆州城埋在城内的数千斤火『药』被引爆, 整座庆州城一夕间化为灰烬, 近三十万人陨命,仅余百人生还。/p

林猛上将极其部下五万余人, 亦是战死,无一人生还。/p

此战过后,宇文族与姜国元气大伤。/p

姜国南疆王江寒武投靠燕国, 自姜国当年修水利遗漏的一个洞口『摸』入姜国都城。/p

姜国国君江询言弃城逃走,姜国就此沦陷为燕国属地。/p

燕国虽大胜,可庆州城一战,却连累庆州城数万百姓无辜丧命。/p

一时间天下百姓哀声怨道, 只道燕皇为了保住帝位,不惜用三十万条人命铺路。/p

此战过后不到数月,燕皇积郁成疾,不久后便驾崩。/p

自此, 由太子燕长陵继位,国号永安。/p

继位当日, 燕长陵率文武百官至庆州城遗址吊唁,对着庆州城三拜,向无辜丧命的百姓和战死的林猛将军谢罪。/p

一年后。/p

燕飞城皇宫内。/p

一身龙袍的燕长陵处理完朝中政事后, 领着几个太监在御花园中散步。/p

碰巧遇到了从太医院拿了『药』回去的阿素。/p

阿素见到燕长陵连忙跪下,怀中包着的好几包『药』,不慎掉下了一包。/p

燕长陵止住了步子,在她身前缓缓弯腰,捡起了那包掉落在了脚边的『药』。/p

浓烈的『药』香味让燕长陵有些不适,他招了招手,让跪在地上的阿素起身,而后将『药』递给了她。/p

昔日温文尔雅的太子,如今已是九五之尊,面上不冷不淡的神情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p

“怎么还在吃『药』。”/p

阿素结果『药』,低着头不敢直视燕长陵,只是恭敬道。/p

“公主殿下一年前受的旧伤还未好。”/p

燕长陵深吸一口气,眼神颇有些复杂。/p

“去吧。”/p

“是,奴婢告退。”/p

阿素弓着身子,连忙快步退去。/p

走远了一些后,阿素这才缓了一口气。/p

这一年来,自太子殿下继位后,就从来没有去看过公主殿下,不仅如此他还下了一道旨意,将公主殿下禁足于紫熏殿,不许她踏出殿门半步。/p

宫中人都说,是因为当初公主殿下和天子在朝中因要不要从姜国撤兵一事,闹翻了,太子殿下记恨在心,继位后便将公主殿下禁足,不想再看到她一眼。/p

这事,燕长陵也不曾和他人提起过缘由。/p

撞见阿素后,燕长陵的心情便低落了许多。/p

一年了,他没去看过这个重伤后身子骨一直不好的妹妹,甚至将她囚禁于紫熏宫,不让她踏出半步。/p

他不是无情,只是还怨恨着他的这个妹妹。/p

当初若不是她,父皇哪会因此背负骂名,郁郁而终呢?/p

燕长陵紧紧的皱着眉头,突然想起今日朝中大臣有人请命,说公主殿下年纪不小了该婚配了。/p

想到这,他愣了愣,停住了步子后,便径直往紫熏宫走去。/p

阿素回了紫熏殿后,就连忙吩咐一个小太监去熬『药』。/p

自了辞前辈和福安小太医走后,太医院里的人熬的『药』阿素总觉得不放心。/p

好在当初福安小太医离宫前,给了阿素『药』方还教她熬『药』,每次阿素从太医院拿了『药』回来,便自己熬,或者让殿里的小太监去熬。/p

这『药』熬了一会就好了,浓黑的『药』汤就如同墨汁一样,闻着便叫人反胃。/p

阿素端着『药』,敲开了燕挽亭的寝宫。/p

踏步进去后,她在桌前放下了『药』,而后推开了紧闭的窗,一边絮絮叨叨。/p

“殿下,您怎么又把窗给关上了。门关上就好了,窗也关上,屋子里黑乎乎的,您也不怕绊了脚。就算不怕绊脚,也得透透气不是。”/p

昏暗的屋子里,燕挽亭坐在床榻边,一动也不动。/p

一直到阿素开了窗,把『药』端到了她面前,她才缓缓的抬起了头。/p

往日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燕挽亭,瘦弱的如同一个久病不医的垂死之人,双眸黯淡无光,面上无甚表情。/p

人也清减了许多,瘦的几乎快要见骨了,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死气沉沉的颓然。/p

阿素忍着鼻头酸意,慢慢的蹲下身子,将『药』递到了燕挽亭面前,像哄一个孩子似的,轻声道。/p

“殿下,时辰到了,该喝『药』了。”/p

燕挽亭默不作声的伸手端过了『药』,放至唇边,一仰头便将碗里她昔日避之不及的苦『药』一饮而尽。/p

喝完后,她将碗还给了阿素,神情木然眉头都不曾皱一下。/p

阿素把碗放到一旁,从随身的小锦囊里倒出一枚蜜饯,双手捧着给燕挽亭。/p

“殿下,蜜饯。”/p

燕挽亭摇了摇头,只是轻声问道。/p

“今日可是七月二十五日。”/p

阿素身子一僵,她缓缓放下手,垂了头。/p

“是。”/p

燕挽亭怔了怔,双眸空洞的直视着前方,木然道。/p

“那明日记得把屋子里都点上蜡烛。”/p

“是,奴婢知道。”/p

阿素没走,她蹲在燕挽亭身前一动也不动,


状态提示:第195章 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