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

中行说,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会陌生。/p

他是一名太监,亦是匈奴最为重要的功臣,但也是最早的汉『奸』。/p

此番中行说游说着匈奴的冒顿单于,希望冒顿单于停止攻打蒙古,趁着中原大『乱』南下,占据肥沃的土地,灭亡华夏。/p

嗯,冒顿单于点了点头,很大气的让中行说滚蛋。/p

冒顿单于虽然平日里十分的新任中行说,但也不代表中行说可以把冒顿单于当成傻子。/p

冒顿单于:嘿嘿嘿,当我冒顿傻吗?中原那个烂摊子是我匈奴可以『插』手的么,骑兵一过去,正好那边步兵一拦、一堵、一包...匈奴就完了。/p

于是冒顿妙哉中行说教会了他们很多知识,就饶了他一命...主要原因中行说是没有什么用处了。/p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行说当初教导匈奴的政策早就被蒙古、肃慎等国给偷学了。/p

肃慎甚至还有许多中原将领投降,懂得更多。/p

而中行说也只是一个方面洛阳城里普普通通的小太监,这一切全部都是靠着心里的一口怨气,自然不会太多东西。/p

换句话说,中行说已经没了利用价值,因此被冒顿单于给赶走了。/p

中行说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怨恨的他徒步来到蒙古,投奔了成吉思汗铁木真。/p

之后,中行说主动请缨,出使燕国。/p

于是,这才有了先前的那一幕。/p

....../p

蓟城,天气已经渐渐入冬,李靖、乐毅也已经合兵驻扎在辽东郡、代郡、上谷郡三地。/p

诸葛亮因为战事,迟迟没有就涿郡赴任,因此宋江被任命为涿郡代郡守,观成效定去留。/p

嗯,这句观成效定去留自然是骗宋江的啦。/p

姬衍还没有决定诸葛孔明的定位,究竟是做一名鞠躬尽瘁的老臣还是征战沙场的儒将?/p

燕国不是当初日薄西山的蜀国,自然不会让诸葛亮文武皆备。/p

而且,姬衍手下的锦衣卫也已经打探到了一个坏消息。/p

高仙芝、郭子仪两人协同一名名为王猛的士子向南逃窜,不知原因三人决裂。/p

王猛、高仙芝带着一部分人投蜀,而郭子仪带着剩下的人投唐。/p

据说,在郭子仪的军队里,还有人看见了薛仁贵的踪迹。/p

姬衍有些无语,四位人才分别投了蜀、唐,又给他们增加了力量。/p

姬衍现在也没有搞明白,为什么肃慎集结了三万骑兵却一直没有进攻。/p

但是他们这么一耽搁,导致乐毅挥师北上,瞬间让北方军队数量到达十八万,估计肃慎现在肠子都悔青了。/p

姬衍自然也不会把这十八万士卒干放在哪儿不管,于是姬衍下令将原先征召北方各地的守备士卒全部放回,且令李如松率朝鲜军撤退,继续镇守朝鲜半岛,不要出差错。/p

这样一下子就少了五万人。/p

十三万士兵守护北方疆域,姬衍还是可以接受的。/p

“有本奏,无本退!”/p

朝议殿上,姬衍正襟危坐,望着前方。/p

他刚刚从李清照的被窝里爬出来,实在是有些困。/p

“禀王上,奕郡蔚城中,有...”/p

一名大臣立马开口,话音未落就被八百里加急的信使给打断了:“报——”/p

“启禀王上,朝鲜四郡八百里加急!”传令兵气喘吁吁,闯入朝议殿,拱手道。/p

“呈上来!”/p

信件被传上来后,姬衍打开了这封李如松亲手书写的信件,困意全无,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p

随后姬衍勃然大怒,开口喝道:“令乐毅本部玄征军火速赶往朝鲜半岛的临屯郡,抓住李氏贼子满门,押送回蓟!”/p

苏秦、郭隗对视一眼,将那封八百里加急信件拿了过来,仔细观看以后,郭隗的眼中也是愤恨不洗。/p

“请王上定要为老臣那徒儿做主啊!”/p

八百里加急,只有重大事件才会使用。/p

朝鲜半岛,临屯郡当地名门望族,李氏的李熙反了。/p

李熙自立为王,建立朝鲜王朝,趁着临屯郡无兵之时杀入郡守府,杀临屯郡郡守葛锘。/p

李熙转而攻玄菟郡,玄菟郡半郡落入李熙之手后,李如松率军归来,与李熙交战,三战两败。/p

如今李如松与简雍撤离,正在真番郡抵挡李熙的军队。/p

这种公然造反称王的,是姬衍登基以来,第一个。/p

姬衍自然是会愤怒不已。/p

“报——”/p

突然,又传来了一声急报:“高郡八百里加急!”/p

姬衍又是一愣,将信件呈上来后,气的双手发抖:“韩信干什么呢?赶紧去高郡平反啊!”/p

苏秦暗道一声多事之秋,拿来信件后感到一阵无语。/p

高郡一农民自称梦中遇龙,当为天子,于是自立为帝,称德帝。/p

说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苟富贵勿相忘。/p

把陈胜吴广的那套复制了一遍。/p

苏秦摇了摇头:这个人好大的胆子啊。/p

称帝,他也敢拿出这个名号。/p

这世间还没有一个诸侯敢给自己加帝号,这个人可是头一份呢。/p

这人,叫苻坚。/p

....../p

辽东边境,完颜希尹淡淡一笑,对着众人开口道:“诸位莫要着急,我的计策已经成了,待燕国分兵之时,我等再动。”/p

“你的计谋,真的有效?”多铎提出了质疑,他是在座的各位唯一一个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