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漫步歌神路>第四百七十章 真实目的
人家也会做出来。你等等,我去倒杯水。”

说着,毕文谦放下听筒,起身倒水,回来重新坐好再听时,电话那头正响着细微的中指敲桌面的声响。

“……文谦。”

“嗯。”

“你是说,你觉得美国很快会找个中等国家开刀?”

“黎华,如果全世界眼看着苏联在阿富汗巨费无功,铩羽而归;然后看到美国吊打了另一个差不多层级甚至更强的对手——这种对比,会对冷战的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而如果美国欺负小国的过程早已被人公开而精确地描述过,这种影响又会变成怎样的模样?”

听筒里,是黎华倒吸冷气的声音。

“文谦,你在节目里说的是,美国的精确打击只是更适合欺负小国,而在大国之间的战争中,其实是不如苏联的饱和攻击可靠的——你是希望全世界在验证前者的同时,相信后者?”

“黎华,我说过,我从不骗人。但我从来没有义务把事情的全貌都告诉外国人。”毕文谦哼哼地笑着,“事实上,如果美国和苏联真打起来,在电子战中,到底谁能占上风呢?我们不知道,美国和苏联自己也多半没准儿。何况这种大兵团作战,对于两个有核大国来说,根本就是鸡肋。这一点,肯定会有不少人看得通透。虽然或许所有人都不会公开说出来,但如果美国真的重视了我那些话,那么他们不仅会更加坚定的找个受气包来耀武扬威,并且会在侧面提出别的理论或者更加隐晦的办法来反驳我引申的内容,从而在全世界范围打击苏联的军事威望。”

“既然如此……”

“黎华,说实话,我真的满心期待着美国亲自下场打一场局部战争。”不知不觉间,毕文谦涌起了属于穿越者的豪气,“因为,精确打击的作战思路,在现代战争中真正的致命伤,根本不是什么高科技武器的可靠性。”

“那,是什么?”黎华急切地问。

“成本。”

“成本?”

这显然是一个出乎黎华意料之外的答案。

“黎华,我不知道你对于军事知识的了解处于怎样的水平,我们以前也没有针对战争的话题真正深入讨论过。不过,自古以来,我们就已经知道,战争,本质上是一种极端的经济活动。越是大规模的战争,后勤越是关键。到了近代,后勤甚至已经成为决定战争成败的基本条件之一了。后勤,说白了,拼的就是国力,是科技实力,是工业实力,是经济实力。而对于高科技含量的精确制导武器来说,每一发导弹都有着昂贵的成本,对于信息化的电子通讯体系来说,每一个一线作战的单位都需要昂贵的成本。如果只考虑经济层面,只有在被打击目标的成本高于导弹的成本时,精确打击才是划算的。所以,在打击集结起来的部队,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设施,意味着战争潜力的工厂,也别是兵工厂时,精确打击会给出一份奇迹般的答卷。”

“然而问题在于,当战场已经被打成一片废墟之后,敌人已经化整为零了呢?用一枚导弹去炸毁几间水泥房子,几个持轻武器的士兵,甚至民兵?那简直是杀敌一百,自费三千。稍微对国家负责任一点儿的人都不会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大规模使用导弹了。这时候,就必须靠陆军登场,战争,也从超视距作战变成了治安战。在他国领土上的治安战,对于高科技含量的军队体系来说,每一天都是花钱如流水——因粮于敌的战争准则对于他们来说,根本行不通!一旦旷日持久,这简直就是在对国家经济慢性放血!”

“换句话说,只要一个中等国家有发动人民战争的勇气和凝聚力,美国的军队除了前期会看上去打得漂亮之外,真正的战略目的根本就实现不了。除非,从一开始它就把战争定义成一场惩戒,而不是入侵。嗯,不对,还有一个情况——它敢于大规模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行灭绝人性的屠杀,那就另当别论了。可它一旦敢这么做,就等于把北约之外的国家都推向苏联。”

“所以,我是真心期盼着,美国勇敢地陷入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美国,账面上的经济情况越来越好了,却是透支生命力的毒药。一场旷日持久的侵略战,在新的时代说不定能打出比越南战争更‘漂亮’更‘震撼’的结果呢?”

毕文谦调侃性的总结并没有彻底说服黎华,相反,她反而更忧虑了。

“你的想法,我基本了解了。可是,谁能够保证被侵略的国家真的能够发动人民战争?如果在一开始的空中打击中,就心理崩溃了,胆怯投降了呢?”

黎华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相反,知道“历史”轨迹的毕文谦,很清楚,她担忧的情况比他预言的结果更早发生。

“所以,我在今天公开说了那些话。我并不担心我说的内容被美国重视,我倒担心那些话,只被美国重视。”毕文谦缓缓喝了一大口水,一小口一小口地吞完,“今天一起做节目的嘉宾,也对我说的那些话有着兴趣,我让他先回去申请一遍审查,如果他真的申请了,并且审查合格了,就让王京云带他来见我。”

“王京云?”黎华一愣。

“没错,王京云。”毕文谦呵呵地笑,秀了句英语,“黎华,it。”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章 真实目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