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帝国玩具>第三百一十四章 晚了

“这套系统能自动规划路线?能控制沙盘上列车的行驶轨迹?这些功能只是一个小女孩就能进行操作?”

付志恒摇了摇头,眉头皱的紧紧的:“不对啊,国内没听说哪个铁路研究院搞出类似系统来。 ∽,难道说,胡总是从回绣城就开始设计这套系统?就是这个时间,一个月开发出这套系统也不太可能吧?”

“哈哈。”

胡文海忍不住笑了起来,站起身从人群里专门将帝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的孙仁金孙总工给拽了过来。

“付总工大概还记得我给你介绍的这位吧?”

“帝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的孙总工,当然记得。”

付志恒有些奇怪,石油化工和铁路不说八竿子打不到,但显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孙仁金出现在这里,确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付总工大概不知道,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从去年在日本引进了一套tdc-3000系统。这套系统在石油化工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孙总工对这套系统下了很大的功夫,研究的非常深入。tdc-3000系统是一套工业控制管理系统,由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研发,它能够管理一整套大化工设备的生产情况,通过计算机就能控制各种化工设备的运作状态。说到这里付总工是不是有点耳熟?铁路管理和控制系统,说到底也是一种工业控制管理系统,和tdc-3000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胡文海指着桌子上的这幅沙盘,满意的说道:“整个沙盘上的所有控制功能。都是由孙总工的tdc-3000系统完成的。”

“而我们的定位和管理输出系统。则是由咱们国内最顶尖的军工项目研发团队完成。他们的身份我就不说了。付总工如果有兴趣,可以直接和国防科工委那边联系看看。”

“至于说这边的控制和规划系统,则是倪光南总工和我通力合作完成的。渤海工学院的洪教授,提供了算法上的支持。”

……

付志恒听着胡文海一样一样的介绍这套“玩具”的组成,发现自己脑袋真是有点不够用了。

他叫停了正在侃侃而谈的胡文海,有些懵懂的问道:“胡总,这么说,这套系统是完全由一群不懂铁路的人设计的?而且全是国内的成熟技术?”

“差不多吧。”胡文海含笑点头:“不过铁路列车的自动化规划程序还差了不少。毕竟现实运行的列车数量和模拟的数量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如果要到实际应用,还需要在这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真要说起来,其实八十年代国内真的有很多相当不错的技术。虽说是“科学倒春寒”,可毕竟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国内的人才基数在这里摆着,怎么都能研究出一些东西来了。不管是多么冷门的研究方向,总还是能找出几个专业人士。

就算自己没有的技术,说不定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也已经引进过不止一次了。

像银河一号,追赶国际先进的巨型机水平。研发出来了。国内却没有深入挖掘如何转化应用,而是将成果束之高阁。

等到再有需要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了。曾经还是国际先进水平的银河一号,早就成了老掉牙的技术,还得投入资金从头拉团队搞研发。1992年搞出来的银河二号,不过是美国人八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造出来不用,这不是“玛德智障”么?

还有就是国内辛辛苦苦搞普桑国产化,费尽心思的扶持起一批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但是就在不远处,农机系统对很多汽车制造技术都不陌生。但是普桑的生产任务能分给你农机系统吗?开什么玩笑。

科技成果转化,这似乎成了一道横在中国工业体系面前的拦路虎。

如果说胡总有什么最大的金手指,那就是他能知道这些被埋没的技术,究竟能在哪些领域里开花结果,让这些技术发挥他们真正的价值。

付志恒是参观过日本新干线控制系统的,也对美国和德国的铁路管理和控制体系研究颇深。然而他一直以来几乎是想也不敢想,中国铁路追赶上他们的一天会这么快就来临。

一群非铁路行业的工程师,竟然就这么七拼八凑的搞出来一个看起来还很像那么回事的东西。

“来来来,付总工,您看这里。只要您在这里按个手印,这套系统——”

“去,你黄世仁呢!”

付志恒被胡文海惫懒的样子逗的忍俊不禁,心里那点沉重的感觉散了个七七八八。

“哎,黄世仁那是地主反动派,我可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祖国花朵啊!付总工您看,我说的可是真的。只要铁道部点头,我想我们在场所有部门和人员,都可以帮助铁科院很快就搞出这套系统来。都是成熟的技术,整合上有个一年拿出来完整的方案绝对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套系统是由数字信号建立的,整个通信网络系统必须进行改造。”

“哦,数字化的通信网络……如果要建成这个网络,需要怎么进行改造?”

胡文海立刻来了精神,这方面他可是内行!笑着说道:“其实也不是太难,路局向总局汇总信息,至少需要一条光纤线路吧?中国十八个铁路局,至少要修一条光纤线路到帝都的铁道部总指挥中心。然后是六十二个铁路分局,信息汇总到铁路局可以用同轴电缆,这个可以在现有线路上进行改造。然后是铁路分局到站段和整个辖区的铁路控制,这方面也需要增加服务器和网络设备……”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四章 晚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