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书友们,“笔趣阁书屋”最新域名“www.00kshu.cc”。请您牢记本站网址并加入收藏,手机也可直接访问,会自动进入手机站!
欢迎访问笔趣阁书屋!本站域名:http://www.00kshu.cc, 可加入收藏,方便再次阅读,若章节内容出错或是缺少某本书籍请举报错误(请务必详细说明并留下邮箱),本站将会第一时间更新或增加。欢迎邮件给本站建议(info#00kshu.cc)谢谢!
翻页 夜间
笔趣阁>都市现代>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第195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诗圣出世……

第195章安得广厦千万间,诗圣出世……(求订阅)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唐玄宗西逃,七月,太子即位于灵武,也就是唐肃宗。杜甫听说太子即位,然后就准备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可在半路当中,他就被抓了。此时安史叛军已经攻进了长安,并一路烧杀抢掠,纵火焚城。原本繁华的京都,一下子变成了废墟。触景生情,杜甫写下了一首《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陈凡一边念。

此时,镜头里面却是浮现大唐京都长安落没的模样。

繁华的京都,这会儿竟然长起了许多野草。

这会儿的杜甫已经不再年轻,他已经有50多岁了。

所以才会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当然。

这对于杜甫来说不算什么。

这首诗一出,一众网友就已被这一首诗给带入到了那一个战乱纷飞的年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华民族不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年代。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不只是自己的生命得不到保证,自己家人的生命也得不到保证。

所以在这个时候,多么想收到一封家书,书上说,家人没事,我们平安。

“我想起陆游了。”

“我也是。”

“当年的宋朝也是战火不断,没想到繁华的大唐也是如此。”

“感觉这首诗比陆游那首还更为深刻。”

不少人一下子回忆起了陆游。

他们擦了擦眼角。

不自觉中,眼角又是无比的湿润。

陈凡则继续说道:“当时与杜甫一起被抓的还有诗人王维,不过王维那个时候名满天下,当的官也大。而杜甫只是小芝麻官,没有太多人看管。杜甫于是冒险逃了出来,并继续准备投奔唐肃宗。”

不得不说,杜甫虽然当官当得不大,可还是很有政治头脑的。

他知道唐玄宗退位了,那么他立即就跑去抱紧唐肃宗的大腿。

虽然杜甫也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小官,唐肃宗并不重视。

但在皇位交接之即,如果杜甫投奔唐肃宗,唐肃宗就是不会给他高官,心里也会很高兴。

事实上,正是如此。

“而当杜甫从千里之外一路投奔唐肃宗时,唐肃宗有些感动,于是就任命他为左拾遗。这个工作主要是提醒皇帝有哪些遗漏的事情。这个职位比之前的高一些,是从八品。但可惜,杜甫在这个职位上没干几个月,就出事了。

“当时宰相房琯府里琴师犯事,唐肃宗就想罢免房琯的相位。当然,这只是表面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以房琯为代表的朝中旧臣,多次有想法说是迎回唐玄宗。这让唐肃宗如何不恼怒。虽然唐玄宗是自己老爸,但你将唐玄宗迎回来了,做为儿子的唐肃宗怎么办?所以这次罢免房琯只是一个借口。”

“可是杜甫却没领会到这层意思,直接上书对皇帝说。如果是房琯府中的琴师犯事,那应该是处罚房琯府中的琴师,与房琯有什么关系。这样的上书直接惹怒了唐肃宗,就要杀了杜甫。还好另一位宰相出来帮杜甫说情,说是你杀了杜甫的话,那就没有人敢再给你提意见了。最终,唐肃宗也就饶了杜甫。原本相安无事,经过这次事件之后,大家应该知道该闭嘴的闭嘴,该不说的不说。可杜甫就是一根筋,还说自己做的没错。甚至还说皇上您不杀我,不光是我的荣幸,也是您的荣幸。再也忍受不了杜甫的唐肃宗就将杜甫贬到了地方华州,当一个基层管理去了。”

不得不说。

杜甫的一生真混得不怎么样。

好歹有一个机会靠近皇帝时,你只要迎合皇帝的意。

哪怕当时的官位品阶比较低,但因为就在皇上身边,未来升官的机会也非常大。

可这次一下子被贬,杜甫也就远离了朝堂。

“这个杜甫,有些拧了。”

“说他智商有问题,他好像也没问题,千里投奔唐肃宗都想得出来。可说他智商没问题,那又怎么这么2呢?”

不少人不时吐槽着杜甫。

陈凡对此没什么表示。

如果杜甫一直跟着皇帝,可能未来会升官,还可能会做大官。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未来说到现实主人诗人,那还真只有称白居易为最为巅峰。

“当然,离开朝堂其实也好。毕竟伴君如伴虎,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被贬到华州的杜甫原本干的还不错,可是安史之乱爆发,整个华州连税都收不上,杜甫工资也发不出来。最终没办法,于是杜甫就辞官准备去探亲。在探亲的路上,唐军与叛军再一次进行了大战。”

“这一次唐军大败,大败后的大唐再一次陷入到了无比的衰败。沿路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每一刻都深深的刺激着杜甫。杜甫一时感慨万千,他将沿途的所见所闻,愤笔写下了《三吏》《三别》”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则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吏》《三别》可以说是杜甫最为代表的作品。

也是唐朝不朽的史诗。

在这里面,陈凡最为喜欢,也是知名度最广的,那就是《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状态提示:第195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诗圣出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5分钟内会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果20分钟内没解决请发→邮件给我们。谢谢书迷们的支持!
回到顶部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