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阿根廷帝国崛起>第121章 总统府妥协与改变
p>

中等收入陷阱,没有自己的工业化体系,基本不可能跨越过去,拉美国家基本全军覆没,他们被忽悠的去工业化了,生产型国家比消费型国家,抗击风险能力强太多了。

“日本现在发展的很快,他们正在重建一个全新的钢铁产业,我听说一个日本新钢铁公司,资本金只有140万美金,他们要投入4500万美金巨资新建一家拥有高炉的钢铁联合工厂。”

圣赫塞可做不了这么大的事情,而且阿根廷的金融环境并不太好,他对拉普拉塔钢铁厂的投入就超过1200万美金,而且他的资产远胜川崎制铁这家日本公司。

“这家日本工厂叫川崎制铁,一家非常年轻的钢铁公司,这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件事之所以在日本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是因为此举打破了日本官僚主导的经济统制,称得上是另外一个奇迹。”

这事情基本只在日本传播,连美国人都不屑一顾,更何况阿根廷人,他娓娓道来,添油加醋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这个事情还是菲利普发电报跟他说的,而圣赫塞直接跟他说,要向这个日本人学习,他做的事情对于日本来说非常伟大,几乎重塑了日本的精神,日本战败后已失去了灵魂。

“就我们阿根廷来说,目前的社会凝聚力也在呈现出不断衰弱的趋势,有些人甚至打算离开阿根廷了,移民去其他国家,事实上我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非常震撼,一个国家的崛起,必然是人民精神的重塑,我为钢铁工业摇旗呐喊,也有这个原因,向这家日本公司学习。”

阿根廷人已经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迹象,像梅坦镇赛德克水泥厂厂长的儿子就已经移民美国了,要不是赛德克已经50多岁,指不定他也移民走了。

这其实也是移民国家的弊端,圣赫塞必须阻止这个情况,阿根廷人本来就少,重塑民族精神,正是良方。

“在今年接连创造奇迹西山弥太郎,都是拥有不向强权低头的反骨精神的人。”

圣赫塞补充道,在座的这些人,也有些沉默,事实上激进党是反对独裁政府的,但他们处于弱势,反抗也并不激烈。

“我们阿根廷长期被强势力量压制,处于这种逆来顺受的环境之中,很难出现富有开拓精神的领导者,像阿图罗先生这种强硬派领导人,其实非常稀缺。

虽然日本的这些人也都面临着“枪打出头鸟”的严酷现实,但他们绝不屈服,始终坚持即使被打也要出头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是我想学习的东西。”

1946年必隆上台后,极力推行倡导独裁统治的必隆主义,必隆主义成为阿根廷国家政治象征,而这种独裁统治的历史,其实已经伴随着阿根廷独立后的一百多年,阿根廷人民的反抗从未停止,但总是被压制。

“你说的都很好,除了一些话说的不太到位,其他的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在座的人大多都认真点点头,显然圣赫塞的见解也是比较深刻的,哪怕在政治上来说还有些幼稚,如果无视拍马屁来说还好,这番话已经相当了不起。

“随着农产品出口的扩大,土地所有权越来越高度集中,而大量农民却无地耕种,在城市,与农产品出口有关的行业滋生了一个富有者阶层,

制造业的起步也造就了一批暴富者,而无数城市居民则因失业无法摆脱贫困,必隆的高福利政策其实对城市居民是利好的,但不可持续,因为财富蛋糕做不大,甚至在变小最后消失。”

事实上阿根廷的工业规模虽然不大,前十多年还是有点料的,现在却都因为坑队友的海关税收,加上一五计划几乎都是跟轻工业和出口农产品加工业有关,重工业和钢铁业毫无进展,半死不活,圣赫塞翻看历年阿根廷的工业数据,一脸感慨。

资源国总是不缺运气的,1940年代,阿根廷捡漏二战,再次丢弃了那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初级食品加工等初级工业,大卖各种资源,GDP也能保持6%以上的增速。

但这种高歌猛进和搜刮式出口导致腐败滋生,引发社会不公和更大的动荡,再加上保守主义的思潮盛行。

这才是圣赫塞的钢铁强国论有市场的原因,阿根廷人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为什么越发展越没钱?后世阿根廷的重工业启动于60年代,那时候已经有些晚了,世界形势已经大变样,

至少成本会比现在增加好几倍,难度也会增加很多,国家原始积累更难。

必隆为了满足民族主义者和工人的需求,将能源、电信、铁路、电力公司大量收归国有,而工人们的罢工既然是合法权益,则动辄要求加薪30%、高休假、高工资,到最后刚刚拉扯起来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名存实亡。

阿根廷用的是逐步用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政策,属于替代工业化的第一阶段。

后边这些话,圣赫塞没有再说,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去了,像舆论战也是一个重点。

“这次的舆论战,我这边只有一个要求,不做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不组织罢工。”

阿图罗的这个要求跟圣赫塞不谋而合,他暂时也不想出风头被针对。

“好的,这也是我本身的看法。”

圣赫塞点头表示认同,紧接着说道,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政府的决策也不可能一直都对,所以这不是我们攻击的要点,我们的共同目的,都


状态提示:第121章 总统府妥协与改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