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回到清朝做盐商>第三〇九章 最后的碰头会

虽然说洋务运动最终是失败了,但是这不能够否定这些人的才华。

淮海军通过占领的江南五省,招揽人才。这些人中可能很多都是平庸的读书人,甚至有一些读死书的书呆子。

但是这其中总会出现一批出类拔萃的人。

淮海军的官员体系,起点非常的低,取消了吏员制度之后,就连最底层的办事人员都算是官员。

至少不存在阶层的隔离,每个新人都要从基层做起,然后通过自己的能力爬升上去。

这就像是养蛊一般,没有真本事的人,哪怕是有背景,哪怕是油嘴滑舌,擅长溜须拍马,爬到了一定的高度。

但在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之下,这样的人终究会被淘汰下去。

人才的问题说完了。军政府中接下来跟出征息息相关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

曾宪风没有自己说,而是让农业部的陈冬生来汇报。

“总统,各位大人,过去一年,我们认真做好粮食增产增收。两江地区的耕地面积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粮食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四十。”

“这得益于鸟粪肥的推广。在海州港和海门港,我们一共建立了七座鸟粪肥厂,年产粪肥三十万吨。通过在东海和南海的岛屿自行开采,以及进口,我们获得了大量的鸟粪肥原料。”

“另外过去一年我们海外农场的面积扩大了三倍,达到两千三百万亩。加上进口他国的粮食,我们农业部下属的粮食储备公司,粮食的储量已经达到两千四百万吨。足够这场大战的需要。”

“另外,我们在农场和各个自然村落推广农业机械以及增加大牲畜的保有量。基本可以保证大军出征期间,生产的正常开展。”

淮海军的这次进攻肯定要持续到春耕之后,战争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

即使是复兴军的辖区农业生产不耽搁,清廷统治区的农业生产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但是战争过后这些地方就都成了复兴军的地盘,到时候闹起了饥荒,复兴军可不能不管他们的死活。

到时候这些地方必然需要复兴军输送粮食。

两千多万吨粮食储备,听起来是很多,清廷统治之下每个省的粮食的储备也就是几万吨而已。

但是到时候要是有几千万人闹饥荒,这些粮食完全不够看的。

跟后世动辄几亿吨的粮食储备相比,这点粮食根本不够看的。

董书恒对这个数据,嗤之以鼻,但是他身边的人对复兴军能够有如此多的粮食储备都是瞠目结舌。

复兴军在各省建立的粮食储备仓库就有几百处。更不要说遍布各个乡镇的粮食储备站。

这些粮食很多都是复兴军用银元购买来的,这也是董书恒的银元外流计划的一部分。

他必须要想办法将银子花出去。

不管是购买粮食还是购买军舰、机器设备、矿石等,都是为了将钱花出去。

然后再用丝绸、瓷器、奢侈品将钱给赚回来。

“陈部长,我提两点,首先是粮食我们还要继续储备,因为我们对朝廷辖区的情况不是完全清楚,还无法判断粮食的缺口有多少。另外除了战争,还有不可预知的天灾,也会影响粮食的缺口。”

董书恒的目标是至少储备够四亿人口吃一年的粮食,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目标。

接着,他继续说道:“还有,你们农业部要组织一批人分成几个工作队,保证每一路大军的后面都能够跟着一支农技工作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在军队占领了当地之后,跟在后面组织农民补种粮食。”

陈冬生飞快地运笔,将董书恒的两个建议记了下来。

“后面请交通部汇报情况。”曾宪风见董书恒说完示意交通部长王千里接着汇报工作。

“总统,还有各位同僚,我们交通部过去一年已经完成两江地区到府县一级的电报覆盖网络。浙江、福建的电报线正在铺设当中,今年年中可以完成。交通部下设了电报局,专门管理各地的电报网络。有一件事情要跟诸位汇报一下,我们的电报机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在战争期间我们将会保证军队的通讯需要。”

“另外是在铁路建设方面,长江以北安徽、江苏的环线铁路已经完全联通。届时会统筹好军队转移以及后勤物资的运输工作。另外我们会做好铁路运输与水运的联网工作。做到铁路终端与重要的水运港口无缝链接。”

王千里汇报了之后,其他各部也就自己的对此战的准备工作做了汇报。

这些汇报内容不仅仅是给董书恒听,主要还是要让其他的高层在心中对复兴军所掌握的资源能够有一个更加直观、全面的认识。

接下来就是军方的汇报。

严仕坤清了清嗓子,说道:“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动,我们的五路大军有四路已经基本到位,远东和黑龙江地区因还处在寒冬,所以没办法行动,具体的行动时间还要待定。现在要做的就是根据各路大军的具体作战计划调整部署。”

董书恒点头,各路军的具体作战计划,都是他们自己制定。甚至还有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实时的调整。

“后勤部呢?”董书恒看向韩云。

“后勤物资的准备工作很早就已经开始了,我们会在各路军的后方就近建立一座后勤基地。用来储备后勤物资,以方便前线的军队及时获得补给。”

“而且在后勤物资补给方面,我们跟交通部合作制定了一套最为高效的路线。同时


状态提示:第三〇九章 最后的碰头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