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好男人李元霸>第64章箭矢的秘密

没等多久,五十人的比赛结果出来了,没人失手,全部都命中了,就连昨天挽上连夜加班培训的李元吉的特种兵都完成的很好。

这说明一方面这些士兵们训练有素,也说明了元霸弩本身的有效性,易用,好操作,而且炸药的效果很好,看来兵工厂那边的颗粒化火药很是成熟了。

五十人,每人五次发射,就是两百五十发,这里面一发臭弹都没有,至少可以从侧面证明,李元霸的用弓弩暂代大炮的策略是成功的。

至于弄不弄大炮,对李元霸来说至少在李渊没有称帝之前不考虑的,毕竟对手不是很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造出大炮需要的人力物力更多了,需要很多人的研发,李元霸目前的家底还不足折腾。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突厥人没有城墙,即便是有些矮城,那也是两三米高而已,几炮下去就塌了。

等回头征战中原,面对洛阳、长安这种巨城的时候,可能元霸弩的威力就不够了,毕竟它的爆炸方式决定了它的威力对坚固的土木石块效果不大。

随着裁判将比赛结果公布,围观的众人发出理所当然的赞叹声,这些人都是军中同袍,虽然今天要拼个上下高低,可是未来战场上那可能就是要生死相依了。

今天这些顶尖的弩手表现如此出色,以后战场上整个军队都要轻松很多。

哪怕日后面对千军万马,这些弩手几炮下去都给报销了,突厥人再厉害,也不可能用血肉之躯抵抗这天雷一样的攻击。

说实话,很多流民当兵之后,才知道天下还有元霸弩这种犀利的武器,远远的攻击,击中之后霹雳一声巨响,人马具裂,即便没有正面命中,只要在一定范围内,也会口鼻吐血而亡。

这种大杀器,还不是什么很难释放的武器,而是由弩兵单人操作就完成了。

这些流民的士兵看到这么霸道的武器后,纷纷庆幸自己没有加入其他的部队,在当前这只部队前面,什么军队都不是对手。

在众人的欢呼种,接下来就是弩手们的射击速度的比拼了,这个赛事肯定可以分出胜负,毕竟不可能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完成。

射界清理完毕后,各位弩手再次就位,这次他们身边都多另一个小拖车。

四轮小拖车,名为箭车,是后勤营里统一配置的,每个弩手都会有,一旦战场上,会有专门的辅兵来给送箭。

箭车上面装满了箭矢,八只箭一组用一个木架子摆成扇形。

这批箭矢的箭头很有特点,都是黝黑的铁头,又粗又长,中间还有镂空的血槽,这种弩箭一旦射中身体,几乎就会因为内外压差,让人体的血液狂飙出来,如果不能很快拔出箭头,要不了多久人体就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这时候元霸弩的箭槽也更换成了多槽,有8个箭槽,稍稍分开,指向前方。

箭车里拿出来的八只一组箭矢,可以直接口在元霸弩上,然后将木架子丢回箭车,即完成一次装填。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战时需要临阵覆盖的时候,方便操作。

当然这是演习的时候,如果真正的战时,会由指挥官安排元霸弩的攻击范围和攻击方式,弩手只要听令完成自己的任务即可。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弩手们开始对自己身前的那些稻草人开始了攻击。

五十人每次射出八只箭,装填的时候每人的状态不一样,有人射击的很快,不求精准,有的人射击的不快,但每只箭都不落空。

赛场上的射箭声不绝于耳,ldquo;嗖rdquo;、ldquo;嗖rdquo;、ldquo;嗖rdquo;。

射手们身前一里地的草人身上,几乎布满了弓箭。

而且这些铁头破甲箭威力大的惊人,几乎都会射进去大半只箭身,这要是射到人身上,估计不死也只剩半条命。

一炷香的时间过得很快,裁判鸣笛摇旗终止比赛后,李元霸趁着他们正在统计赛果,带着几个亲卫和团长们,一起来到前面查看情况。

看着一具已经快烂掉了的草人,李元霸满意的点头,问道:

ldquo;测试过扎甲吧,如果对方带重盾厚铠来冲阵,是否可以通过破家弩实现杀伤?rdquo;

后勤营的主官叫侯集宁,是个河北人,早年间跟着刘文静。

棉花殖民计划启动后,被刘倪儿给弄到了李元霸的麾下,专门管理后勤事宜。

侯集宁听到李元霸的问话,连忙回道:

ldquo;回王爷,都测试过了,不论是突厥的金帐兵的扎甲,还是御林军的扎甲,都扛不住攒射,距离近到二十步以内,更是洞穿。rdquo;

ldquo;不错,对了,弓弦无法防雨,这点你们怎么解决的?rdquo;

ldquo;回王爷,实在是没有好办法。只能说尽量不要在雨天作战,虽然用还是可以,但效力和寿命都会有很大影响。rdquo;

李元霸一阵头疼,这也是没办法,要是元霸弩雨天不能作战,那么大炮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不过现在还不用头疼,反正下雨的时候,敌人那边的弓弩一样不能用。自己这边的长矛和骑兵也不是吃素的,大家等天晴了再一决高下好了。

旁边的众人也纷纷点头,这样的攻击力,自己的阵地几乎是无解的。

这个时候一团长问了一个问题,显示了他经验老道的地方:

ldquo;侯营长,这个刚才的一炷香的时间,消耗了多少箭矢?我们的辎重承受得了这么大的压力吗?rdquo;

李元


状态提示:第64章箭矢的秘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