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囚唐>一百零六 闫寸:真的

古人注重个人卫生,早在南北朝时期,民间便出现了浴肆,也就是澡堂,但受限于生活条件,直到唐朝灭亡,这一行当都没能兴起。

因此,整个长安城,只有一间浴肆。

到了后世宋朝,浴肆、混堂才逐渐多了起来。

闫寸虽是唐朝土著,却也是头一次进浴肆。用他的话来说,洗澡而已,多大点事,只要跳进河里搓洗一番,或者打点水在屋里擦一擦,不就行了吗。

吴关倒也不反对,但有一个问题:一点洗涤用品都没有,他实在没信心洗净那一身一头的污垢。他根本不知该从何下手。

浴肆起码提供皂角,若肯加钱,还可提供少许劣质香料,让你出门时一身香气。

吴关实在不想因为卫生问题沦为大理寺的笑柄。

待进了浴肆,吴关也不问价钱,直接甩了五串铜钱在柜台上,每串二十文,共一百文。

浴肆掌柜眉开眼笑,高声吆喝伙计道:“懒货!还不快去准备个小间,怠慢了两位贵客,我将你砍了烧火。”

吴关道:“热水足足地给,皂角和香料多多地来,洗完了还有钱。”

浴肆掌柜连声答应,叫伙计准备三倍的皂角和香料,又告诉两人热水不够只管知会,随叫随有。

安排妥当,两人被领进了小间。

小间内有个半人高的方木盆,目测可让一人坐在其中泡澡,木盆内已盛了满满的热水。

伙计又给了他们一人一个圆木盆,和家中的脸盆一般大小,示意他们从大方盆内舀水出来洗。

“两位小心脚下滑,莫摔着,”伙计道:“我就在外头,有什么需要喊一声便可。”

吴关率先解了发髻,狠狠地在脑壳上抓了几把,道:“可脏死了,今儿非得洗去一层皮。”

闫寸舀了大半盆水,拿过几个皂角,将皂角丢进盆里。

皂角经过泡制,说白了就是用火钳夹住,放在柴火灰内反复烧烫,使其冒出黄绿色的黏液,并变软。

闫寸下手,将皂角内的黏液挤出来,盆里的水逐渐变了色,也有了些许粘稠的意思。

估摸差不多了,闫寸便解开发髻,脱了衣裳,将脑袋扎进水里,清洗起头发。

吴关有样学样地照做,头皮被热水一浸,闻着皂角的清香味,只觉得浑身舒坦。

“你别说,这玩意儿……还挺去油。”吴关道。

闫寸道:“若还嫌不行,等下拿篦子篦一篦,就彻底干净了。”

吴关胡乱答应着,反正他对唐人洗澡的流程一概不知,闫寸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用掉两盆皂角水后,吴关的头皮终于清爽了,就是发还打着结,他试着在水里用手指去“梳”,可头发实在太久没打理过,都绞成了团。

他抬头看了闫寸一眼,只见闫寸的头发虽也不是日日梳理,但因为发髻盘得十分紧实,解开时头发就挺顺畅,此刻洗过,简直如一条墨色长带,直从头顶拖至小腿。

“我这个……用篦子也没救了吧?”吴关问道。

闫寸看着他手中捧着的几团,皱眉道:“没见过这么乱的。”

“先不管了。”吴关胡乱将头发往头顶拢了拢,拿一条擦澡的布巾一扎。

他一边拿布巾沾着皂角水清洗身上,一边对闫寸道:“转过去,我瞧瞧你后背的伤。”

闫寸便转过身去。

狰狞的伤口已结痂,疤痂周围皮肉绷紧,打着细小的褶皱。

虽不好看,长势却很好。

闫寸身上还有许多旧伤疤,蛰伏在恰到好处的肌肉上。

能看出来,他不是易留疤的体质,许多伤疤都已平复,淡淡的,于是无法想象曾经的伤口有多严重。

“我看已经能沾水了。”吴关道:“不过最好别长时间泡在水里,你冲洗一番就赶紧擦干吧。”

“好。”

或许男人在一些事情上总是缺乏耐心,无论他们如何立志要好好洗澡,真待实施起来,不多时就开始觉得麻烦,最后总会以“差不多就行了”草草收尾。

闫寸和吴关也不例外。

走出浴肆时,闫寸又往柜台上丢了两串铜钱,引得掌柜眉开眼笑。

两人骑马往县衙去,闫寸任由长发飘飘,颇有魏晋名士风范。

吴关换了干净的新衣,浑身清爽,他伸了个懒腰,闻着袖间的香味,叹道:“终于有个人样了,说真的,洗完澡我觉得病都好了。”桃花三两

进去通报啥意思?意思是让官职比自己低微的同僚出来迎接,摆一摆架子,告诉他们今后好好服从领导。

通常,只有一处衙署的最高长官上任,或者家世背景特别显赫的官员,才会这么干。

吴关自知两人的深浅,自知撑不起那么大的架子。

守兵看吴关十分平易近人,主动帮两人开了门,道了一声“请”。

“多谢。”

两人抬脚迈步,进了大理寺。

第一感觉是忙碌,每个人都行色匆匆。

第二感觉是空,接连进了三吏员办公的偏房,竟一个人都没有。

怪了。

闫寸拦住一名身穿灰棕圆领袍的吏员,问道:“今日可出了什么事?”

“郎卿的遗体运回长安了,您不知道?”

吴关想起来了,此事安固也嘱咐过。

大理寺卿名为郎楚之,颇有名望,早在大业年间便极得隋帝杨广器重,与其兄并称为“二郎”,李渊建立唐朝,郎楚之归降,武德初年时便封了大理寺卿,参与了唐律的编纂。

后来郎楚之受


状态提示:一百零六 闫寸:真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