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百家祭>第二二零章 醉翁之意

祭典广场的喧嚣,依旧是未曾停歇,而祭典闯关的步伐,一如既往的迈进。

作为八雅之中最受欢迎的琴棋书画四种技艺,其传播的程度最为广泛,而爱好此技艺的人也是较多。但作为八雅的后四者,其为诗酒花茶,相对前四者而言,却难免稍逊一筹,尤其是越到最后的花与茶,其更是偏向于小众之地。

当四关已然结束,但这并不影响都城百姓对于祭典闯关的热情,尤其是越来越靠近那尚未可知的第九关,不知道官家会出何考题,更是引起了上至百官下至百姓的猜测,而这下半场的第一关诗关的如约而至,更是引起了都城百姓的极大兴趣。

只是,今日的百姓,其实不是来看祭典,更多是来看一个人。

这年头,生活在以文立朝的赵宋王朝,哪怕是低龄小孩,也会念叨几句诗词。当然,能念是一回事,会不会写是一回事,能不能写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可以说,倘若以文而论,也就只有那如日中天的李唐王朝可以相媲美。不因为别的,皆因李唐拥有那世人所公认的天纵之才,那一个被称为诗剑酒三绝的李唐穆子白。

世人曾有言,李唐穆子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自从在百年前的凤梧祭典上,穆子白醉酒闯祭典,舞剑登凤门,一诗成名天下知,让整个以文立朝的赵宋王朝汗颜,让三教九流之小说家面露愧色。

所谓知耻而后勇,赵宋王朝首次知道,在赵宋外的六朝之中,尚有人不是以武力而是以文采征服世人,因此更是愈发勤修文道,以求一雪前耻。

正是在这样的风气之下,赵宋诞生诗词大家无数。执牛耳者,当数那已经退隐的苏眉雪大学士,其诗文雄奇豪放,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fēng_liú人物”,堪称豪放之极致,引领一派之潮流。还有那曾为小说家长老,如今是凤炎古庙的庙主,其落笔婉约凄切,一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尽凄婉之情,不愧为女子之魁。

此外,更有那在边境镇守的丘元帅和辛将军,同样是文采飞扬,堪称文武双全。

当然,除了此等名传七朝的大人物外,也有混迹江湖的白衣。仅仅是那一个被誉为“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人,一曲《雨霖铃》,已经足够让无数的青楼女子梨花带雨,辗转反侧难入眠。相传,这名被官家封为“奉旨填词”的才子书生,更是与鸾凤居的头牌点酥娘有过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

世事更迭,世人渐忘,如今虽然记得那“井水柳词”的传说,但已逐渐忘却那位五年未曾归来的“奉旨填词”的书生,也不知道那鸾凤点酥娘是否还在痴痴等待,等待那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不归人。

听说,那个白衣书生去了李唐王朝,寻找穆子白去了。

但能否归来,或者说是否归来,没有人知道。

不过,在这些人之中,甚少有人知晓小说家的诗徒长老,也曾是诗文成名天下知的庙堂栋梁,是与苏眉雪大学士齐名之人。相传他以告老还乡为由,辞别庙堂朝廷,转而重返小说家,成为小说家的诗徒长老,后逐渐归隐山林,甚少有诗词外传于世。

哪怕后来,诗徒长老心中有思绪万千,最终落笔成诗,其诗也不过在小说家小范围流传,甚少有诗文外传于世。

倘若真的要论诗徒长老的词文,恐怕也只有老一辈的人听闻过,并且熟稔背诵。如今的年少才子,也许曾对此诗文有耳闻,但却不知其出自何人之手。

虽然世人不知为何其诗文会渐少,并且不再外传,但并不影响他成为小说家的诗徒长老,成为本届祭典书关的主裁判之一。

仅仅是诗徒长老的一句话,已经足够世人陶醉其中,遐想无穷。

其文曾有一句,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曾走遍都城上百州府的都城太守,也曾在庙堂之上指点江山,也曾在州府间见识过民间疾苦。当然,他也曾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既有“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的豪情之举,也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情深意长。

然而,他不再是那个姓欧阳的诗文大家,不再是那个和苏眉雪大学士齐名的诗文大家,也不再是那个看尽千山万水超然物外的老醉翁。

如今,他只是小说家的诗徒长老。

所以,此刻他站在这里,站在凤梧祭典的书关之上。

诗徒长老站在宫墙高楼之上,并没有和前几位的琴棋书画长老一般,走到祭典广场之上,去亲自感知那些考生学子的能力,并且给予评价和判定。

他负手往下看去,脚下是青春年少的数千学子,远处是拥挤汹涌的百姓人潮,再远望是都城的千家万户。

居于宫墙上,犹如梦回庙堂中。

恰值此刻正是春节佳节,元宵之夜也将要到来,诗徒长老蓦然想起以前曾写过的一首词,心中顿生感触,不禁低声吟唱起来。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忽而,身旁传来一声感慨,只听其道:“可叹可惜,世人只记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而不曾懂‘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徒长老没有转身看过去,也知道来者是谁。


状态提示:第二二零章 醉翁之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