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宋元一统志>第一百零一章 带血的粮食

荆湖鹤州地界,一支大军浩浩荡荡的向西而行,为首之人正是庞青林。

鹤州刺史赵至善出城三十里迎接,远远望见“庞”字旗号,还没看到人就先列队等候,等到看清了骑在高头大马上人,纳头便拜:

“鹤州刺史赵至善参见庞大人。”

庞青林用鼻孔朝天嗯了一声,算是对其出迎表示认可。接着庞青林问道:

“赵至善,你们鹤州筹措了多少粮食啊?”

赵至善额头冒着虚汗道:

“庞大人,下官该死,自从潭州等地发生叛乱,鹤州也变得不安稳,下官只怕,只怕……”

“哼!也就是说,你一粒粮食也没有征调咯?”

赵至善原本想着,潭州等地的叛乱,会让庞青林放弃继续在鹤州征粮的打算,可这个老饕还真没打算放过自己。他一脸痛苦的道:

“庞大人,粮食是征到一些,可跟庞大人要的数目差距甚大。庞大人,下官已经尽力了,就这,还有几百人把屯粮所给围了,恐怕大军搬运粮草还会节外生枝。”

“啪!”

赵至善感觉到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痛,这是庞青林给了他一鞭子。

“蠢货!你不知道派人把这些人赶走吗?难道这些人要放火烧了州府粮仓,你也放任自流不成?”

赵至善胸中一团火起,可是他不敢发作,只好忍着疼痛连忙赔罪。

庞青林唯恐北方的商队提前把粮食运到,抢走了水西马车和大量宝货,于是下令道:

“来人,带五百人和一百辆车马,随赵至善前往鹤州运粮,若有人阻挠,杀无赦!大队人马继续赶路。”

赵至善听说遇到阻挠杀无赦,心里暗道不妙,今天恐怕要流血了,于是冒着被鞭笞的危险道:

“庞大人,容下官再劝说一下那些百姓,他们的粮食被征走多半,也实属无奈呀。”

这一次庞青林没有挥鞭,直接打马就要踩过,赵至善眼看情况不妙,赶紧闪避,数千大军从他身旁摧枯拉朽一般的过去。

一名运粮官来到他的面前,不满的道:

“愣着干嘛?还不快带路!”

赵至善浑浑噩噩的走在前面,他在头脑中盘算,如何把那帮围堵屯粮所的人弄走?

鹤州管府征调的粮食,都统一存放在一个缓坡之上。这里地势较高,恰好有一个废弃的军营,用来临时堆积粮食正合适。

由于潭州等地发生了叛乱,鹤州刺史赵至善下令停止征粮,这才没有引起大规模的民变。不过由于庞青林给他下了征调十万石粮食的命令,前期他不得不大量征调,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家来年将会面临饥荒。

起初庞青林征粮的理由是,北方又有战事,赵至善听信了他的话。国家有难,为国捐躯都在所不辞,何况是粮食。可后来他听到风声不对,说这些粮食是拿去水西换宝货,纯属皇帝的一笔买卖,他心里就不是滋味。这完全是欺骗百姓的爱国情感啊,这是亡国之举。

赵至善一介地方官吏,对此又有何办法?唯有尽量不再去盘剥百姓。

临时屯粮所,一群衣衫滥的百姓正在大营门前,哭天抢地,要官府把征调的粮食还些给他们。

一个六十来岁的老者,嘴唇皲裂,已经一天没喝水了。他上气不接下气的道:

“我老汉反正有病,这点口粮是全家的活命粮,你们不还回来,大不了我就死在这里。”

一个年轻的军士上前劝说道:

“老人家,请回吧,我们赵大人体恤民情,已经停止征粮,只等朝廷一声令下,便会把你们的粮食还给你们的,你们回去吧!”

老汉哪里信得过官家人口中说出的话,继续坐在大营门前,一步也不肯离开。

另外一个瘦骨嶙峋的妇人,手中抱着一个两岁的孩子,她哭的死去活来的道:

“天哪,我那丈夫为了大宋江山去打仗,如今尸骨未寒,我们孤儿寡母的,怎么忍心拿走我们的粮食?天哪,这些粮食据说不是拿去做军粮,而是拿到水西去换金银珠宝供那些官老爷们玩乐,你们这些天杀的,不得好死,我的丈夫死的不值啊……”

此时,东边一彪人马朝着这边疾驰而来,正是庞青林的手下胡彪带人来搬运粮食。

这五百余人扬起的尘土,犹如一条长龙,马蹄声震得地动山摇,这引起百姓们驻足观望。

路上有位刚去犁地回家的老农,扛着犁头,牵着水牛,来不及躲避奔驰的战马,被护镖抽了一鞭子。这还不解气,后军两位士兵下马,按住那位老农揍了一顿,他的水牛被另一名士兵抽了一顿马鞭,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胡彪立马在屯粮所大营门前,见到那二百妇孺依旧不肯让路,便高高的坐在马背上道:

“庞将军有令,封圣旨征调军粮,但有阻挡大军运粮者,杀无赦!”

数百骑兵手上的长矛一挑,军士们齐齐的喊了一声“杀无赦”,顿时吓得二百妇孺噤若寒蝉,没有人敢说一句话。

却是那位瘦妇人怀中的孩童受到惊吓,扯着嗓子大哭起来,胡彪觉得这挑战了他的威严,于是下令道:

“那贱妇,还不快滚?难道你以为抱着孩子本官就不敢杀你?”

妇人早已万念俱灰,她虽然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冒险,但她也没有力气迅速起身离去。这是,胡彪身边的士兵上前去拽那妇人,要她离开,那位老人却突然暴起,对着那位士兵的手腕一口咬下去。

士兵吃痛,手中的长矛对准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一章 带血的粮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