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当地有人愿意主动加入修筑之事的青壮,也可申请加编,完工后充入军中。”

顿了顿,接着道:“至于修建河渠所需的材料和费用······过段时间户部会先批下一半的款银,另一半本王会想办法从各地商贾手中筹集,也就差不多了。”

张广几乎跳了起来,忍不住兴奋的搓手。这个法子确实两全其美,更是军民两不伤。能想到这个法子的,大概也只有苏辄了,换做他们别说是想不到,也是不敢想的,毕竟是涉及军事,不是他们这些小县官员可插手的。但苏辄不一样,他的话皇上肯定是会考虑的,听苏辄的意思皇上也已经答应了,这真是太好了!

“王爷大恩,尤平百姓真是无以为报!”张广及众官员连忙弯身行大礼,高兴的无以复加。

苏辄坦然的受了,道了句:“具体的实施详略本王已吩咐人去撰写了,等出来之后,便拿与众位大人观看,还请众位大人根据尤平的实际情况修正补充,好尽快动工。余下的事情便全权交由众位大人多多操劳了,本王还需再去一趟军中以及暨阳,敲定此事,随后就要尽快回京向皇上汇报详实,便不多停留了。”

不等张广开口,苏辄又道:“众位大人就不必费心给本王搞什么践行宴了,若有闲钱倒是可以捐出来修建河渠,相信百姓们会更感念众位大人的仁心善行的。”

众人立马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连连称是,感恩戴德的小心簇拥着苏辄回城。

工部侍郎曹林却是满腹狐疑。听到现在他才反应过来,苏辄所谓的曾与李良商议根本就是随口一说,应是苏辄到了尤平之后,观察了尤平的地势和情形之后才决定的,随后再去暨阳才是真正的去商议此事。只是,现在也没人去关心这个问题了,河渠的事情解决了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呢,谁还操心管苏辄的话有没有漏洞。

令他真正疑惑的是,苏辄说要从各地商贾手中集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商人唯利,要想从商贾的口袋里掏出钱来,可比铁公鸡拔毛还难。苏辄打算怎么做?

曹林谨慎的思索了一番,觉得还是不要主动开口去问了,免得平白惹了麻烦上身。回头苏辄一句话,将这个重任丢给他,他岂不是要哭死?

苏辄不是天才吗?这么费脑子又不讨好的事还是让天才去摆平吧。

曹林想要置身事外,苏辄却不允许,回了城屁股还没坐热乎,苏辄便把曹林叫了过去。摈退了众人之后,有一搭没一搭的同他闲扯了起来。

曹林心感不妙,但又实在想不出苏辄究竟要做什么,只得小心翼翼的应付答话。

苏辄也不着急,命人上了茶,先是请曹林慢慢的品起了茶来。

曹林心怀鬼胎,战战兢兢喝了几口茶,茶水熟悉的香气入口,方令他稍稍平复了心情,不由的奇道:“这茶似是上等的金芒,想不到尤平这个偏远的小县也拿得出这样的好茶,李知府却是有心了。”

苏辄也喝了一口茶,声音平平道:“这茶是本王从府中带过来的。”

曹林一怔,立时想起苏辄素来是个讲究的人,尤其在茶道一途上更是讲究无比,出个门远行自个儿带着茶叶倒是他的作风。而照着苏辄现在的行事做派,将来在朝堂上必然要比他哥哥忠义王更加强势不容小觑,从现在起他就要好好巴结讨好才是。

有喜好就有门路,曹林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投其所好,便是小心试探的道:“早就听闻王爷喜欢品茶,果然不虚。下官家中虽不富足,却也收藏了不少好茶叶,这金芒也是有的,王爷若是不嫌弃,等回京之后,下官便命人包了亲自给王爷送去一些品尝。”

苏辄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便多谢曹大人了。”

如今这世道,收礼容易送礼难,曹林就担心苏辄摆谱不肯收,眼下苏辄应的这么痛快倒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也令他顿时松了口气,满心都雀跃起来。

苏辄又喝了两口茶,突然道:“说起这金芒茶,本王倒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本王听说曹大人的舅子在岭南便是做茶叶生意的,其中卖的最好的便是这金芒了,想来曹大人家中的茶叶也是曹大人的舅子所供吧?”

曹林先是一怔,想着自家舅子送自己茶叶倒是无伤大雅,怎么也说不到受贿上面去,虽隐隐有些不安,却也忙点头应是。

苏辄微抬凤眼,嘴角似笑非笑的勾了一下,“前些年岭南水涝,淹没了百亩良田,当时还令皇上很是忧心发愁,群臣商讨过后便命工部拟了岭南修筑河坝一事。本王听闻曹大人的舅子也对此事十分上心,很是积极的请示了岭南官府,主动联合几家商贾参与了修筑河坝的工程,替曹大人分忧,更是出财出力,为岭南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一片好声,因此生意也才越做越好······”顿了顿,叹了口气道:“只是天不遂人愿,不过短短两年,那新修的河坝便不堪重负一夜之间被暴雨冲毁坍塌了,实在是令人惋惜······”

曹林心头猛地一跳,终于反应过来苏辄到底要做什么了,不禁暗悔的想要将自己的舌头咬去。


状态提示:19.第19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