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上帝指使>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有各的烦恼
啊!”

“当个小学老师也不错,没那么大压力。福利还不错!平时有不少资金不学,还有寒暑假,可以试试啊!”

“公务猿考试要开始了,赶紧去报名吧!那可是铁饭碗啊,关键收入高啊!这年头是个人谁不想当公务猿啊,这也不用做事,还能拿很高的工资,你看现在的有几个公务猿的岗位不抢手,我是抢不到了,这竞争太激烈了。”

公务猿、教师、银行职员等职业依然是老一辈人眼中的“铁饭碗”。这些职业一直被烙上“稳定”的标签,所谓的安全感,大概就是这么来的。在小城市(在我眼中我们这座城市是大城市,但是在别人的眼中,我们这就是个三线城市吧,所以只能在这里说是小城市了)的大多数人眼里,做这些职业是相当幸福的一件事,如果再能找个“拆二代”结婚,哇靠,简直人生赢家!

但是我认识的很多年轻人,竟然愿意从体制内走出来,重新去大城市寻找一个新的起点。前几天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放弃了老家电视台的一份薪水优厚的工作,决定来大城市里闯一闯。

我问,你后不后悔?他说,不来才后悔。。

是什么促使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

我想,是因为“稳定”意味着一成不变,而变化的东西才是真正吸引人的。一份今年月薪2千、明年月薪仍然2千的工作,远远没有一份今年1千,明年2千的工作更加吸引人。因为后者意味着你的能力得到了飞跃,你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肯定。

我说你心真大啊,你要是不干,你先把我弄进去你再走啊,你现在给我说这些,说个屁啊!

大城市房价很高,那又如何?我只想我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懂得的东西学以致用。大城市至少能给你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许某一天,你也能成为杂志封面。

我在也说不话来,他是有能力的,我怎么跟他比,只能听听算了,我也就这样了,反正我从小就是无论我如何努力也是没有用的人。

大城市看的是能力,小城市看的是忍耐力。

学历是敲门砖,这句话仍然在很多情况下适用。因为学历高本身代表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控力。千万别相信“读书无用论”,那都是暴发户给自己洗白时的胡说八道。

如果学历低,但自身某种能力特别强,这样的人仍然能在大城市生活的很好。总而言之,有能力的人在大城市一定能找到立足之地。

但小城市就不一定了。如果你不选择自己创业,那么你工作的起点很有可能是家里人决定的。家里是从商的,于是你也做起了生意。家里好几位成员是公务员,于是你也考上了公务员,很多留在家乡的同龄人都是这般模样。留给我这样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人的工作机会,少之又少。我想了想,我父母是农民,看来留给我的机会不会就是继续当农民吧,想想就难受啊,要不我就心甘情愿的当农民算了。

你可以选择一份起点低的工作,努力学习奋斗,几年之后薪水越来越多,那也不错啊,就怕像我这样的,这打临工的,我就不指望薪水越来越多了,只要老板不炒我就得了,我也就这追求了。

但是跟那些去大城市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增长是几何级,你只是区区的数量级。如果去了体制内,同样需要熬到一定年纪才有晋升机会。那些都是有抱负的人说的,跟我这样的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所以,并不是我选择了大城市,而是我只能去大城市。

大城市没有那么多亲朋好友,只有“恰到好处”的关心。

没有家人和朋友在大城市,独自一人在大城市里漂着。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的状态。

在大城市认识的朋友,关心的内容更侧重于你的职业发展和精神需求。因为彼此陌生,出身和过去会被淡去,留下的是更为平等的交流。也因为城市的“大”,彼此有更大的空间,朋友之间可以保持一段舒适距离。值得交心的朋友,也值得我穿越半个大城市去见面。普通的酒肉朋友,说不见也就不见了。

小城市就不一样了,出门两公里就能碰到两个亲戚,三个熟人,非要拉上你闲扯半个小时,你也不好意思拒绝。

聊得话题还不外乎这两类:

一、你找男/女朋友了嘛,ta们家有钱吗?

二、你找到工作了吗?工资高吗?稳定吗?

我市里的人目光短浅,只是在一个安逸的环境里呆久了,会误以为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就能满足精神需求。

最后来个总结吧,我爱大城市,我也爱小城市,更爱我的家乡。

但大城市更能让我找到自己的价值,让我有更强的归属感,所以我要留在这儿。

看来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我们各有各的烦恼,这才是生活吧!

;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有各的烦恼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