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前线兵造>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只狗搞钱

韩城的计划进行的很顺利,吴府的二管家非常尽心尽力的把一切问题都抖了出来。对于韩城来说,吴家上下没有一个好人,县城的烟土生意,吴家虽然不怎么重视,但依旧有三层的生意。更重要的是,这个地区的粮食交易被吴家给垄断,这些粮食甚至在战争状态下和日本人交易过。

“管家大人,好好干,吴家一旦倒了,一半儿的财产都归你。”

钱只要给足了没有什么叛变不叛变,现在地区的形势远比国家的形势严重得多。吴家的护院队,满打满算有两千人,正儿八经的德国装备,先不说好不好,至少可以和地方民团打一仗了。这还只是一家,在这个地区至少有八家大商rén dà地主,不能说都是坏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坏人。

这不是一个选择题,这也不是一个判断题。当占据了90%的财富,你觉得他能好到哪儿去?十点小恩小惠就能让其他人富裕起来。在这里至少有十年没有修路了,农田水利设施基本荒废,至于县长早就和这八家串通一气了。

“好的,我知道了,爷。”

二管家瘸了一条腿,是被打瘸的,毕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相比瘸一条腿来说,比起丢掉性命,这个惩罚简直是微乎其微。养一个残疾人对韩城来说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能把吴家的财产给弄上来。

管家大人还是很听话的,带着人砸了好几个场子,清缴上来的钱非常丰厚。就这个穷乡僻壤。就带了超过1万两的白银,更别提这些在这里纵横几十年的家族,这个生意很值啊。和掌柜那边传来了消息,说吴家想要和解。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利润,怎么可能和解,整个团的人都已经觉得吴家已经是一块儿大肥肉了。

其实不难想象,吴家的财富有多少,做了这么些年生意,怎么可能没有点儿钱呢?更何况,吴家可是卖过人的,清末的时候,西南地区的人口都是吴家进行贩卖,一直到抗战前。就凭这一点,吴家必须要亡,mài guó人的都是丧尽天良的。

“韩团长,最近看来捞了不少钱呐?”

鼻子最灵的军统首先上门了,他们没有说什么好坏,只是来搞好关系而已。

“陈丽娜xiao jie,最近你可是很久都没来了,今天来可不是因为吴家的事情吧?”

韩城也不瞒着她,对于军统来说,消息可是他们的吃饭家伙。和当地的地头蛇进行合作也是他们的手段,只不过现在的地头蛇是韩团长,不是吴家。

“我们就是想问一下你们了解吴家多少?”

“其实没有多少了解,一点点。”

韩城说的很谦虚,自己手里有个二管家,最起码了解一半。对于军统来说有一点点就足够了,他们要的是利润,并不是什么消息。他们这次来无非就是想要合作,从吴家的身上撕下一块肉。

“那么我觉得我们有合作的空间,不如我们联手。”

“联手,当然好啊。只不过你们的诚意在哪儿?我们也是要看诚意的。”

老阿拉已经去了香港,全香港现在已经剩下60万人,这对于韩城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意味着香港有大片的土地无人使用。所以来说,香港的总督府是肯定要打好关系的,尽管现在香港总督还没有上任,已经有委派的华人官员开始管理了。至于guó mín dǎng,他们还没有胆子去跟英国人争吵,所以香港的日军一直到四六年才正式投降。

“关于香港的问题,我们要在香港置产,只需要军统方面给我们解决下身份问题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就是身份问题,至于后面的事情就都好说了,部队里上千号人,并不知道谁会和自己一起去香港。但是现在准备跟自己走的已经有十几个人了,剩下的人等到随后再说,即使是全部走韩城也养得起。

“这个问题当然是小问题了,不过想要去英国人的地盘置产为什么呢?上海不是很好吗?”

陈丽娜反问道,但是具体什么原因,韩城是清清楚楚的,把产业都弄到上海,你知道你是怎么来的钱,但是你不清楚你是怎么没的产业。一旦交战起来炮火可是不长眼啊,所以产业还是到香港为好,至少不会有战火燃烧到这里。

“上海啊,东方小孟买,呸,东方巴黎,这证明了他在全国的重要性地位,要是我去的话肯定买不到什么好地方了,还不如找个大家伙都不注意的地方买个舒舒服服的地方呢。”

韩城毕竟是小人物嘛,上海的人口不用说,肯定是超过六十万了。而且在日后肯定会有源源不断的人进入上海,在可入门槛上来说,香港就比上海高到不知道哪里了。

“这个你可以放心,很快就能给你送过来。”

交易就是平等的,对于韩城来说,自己去香港是自己的唯一后路。老阿拉那边不需要去考虑,一切用金银开道,所以老阿拉那边进展的是相当顺利。韩城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没想到自己也会有写日记的一天,然后把五天前的日记给撕掉了

中华mín guó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雨

做好人是没有好处的,这话说的真对,如果说之前的生活都是kàng rì为主的话,现在的生活就是真的为自己了。之前的是为国家,悍不畏死这个词永远都是给那些死去的人的,无论他们之前做的多么糟糕,他们只要死在了战场上,那么他们就称得上是英雄。

英雄这个词有些太宽泛了,谁做出了不起的事情都能成为英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只狗搞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