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恍恍三年>第十四章:三件事

最近的事情很多,发生在我身边主要有三件事。

一,我之前写水生世界的论文是因为我看了老师的教学视频感觉有触动就写了,

但上一节课,老师又让我们看了新的视频《水生世界》是一个很多集的纪录片,

我只看了前三集就放弃了自己以前的看法,我觉得那时的看法太软,

里面记录了这么多年来鱼类种类逐渐消失后记者采访当地渔民的一幕。

记者随渔民一起出船打捞鱼,一网下去只捕捉到几条小鱼,

记者便问道:这种情况现在很常见吗?

渔民脸上有沧桑之痕:现在是很常见,以前一网下去都拉不动这网,现在一网有七八只鱼都算是多的了。

随后又讲诉渔民是今天打渔明天买米,根本就无法抛弃这职业而生存。

还记录了很多。

我们老师说:他们都是说现在鱼少了,却没有一个人说不捕捞鱼了。

第一集的名字叫万物相连,我在想如果人猿鱼同祖,那他们为什么从古至今一直没进化成主导者。

里面还有一个德国的生物学家说:他所在城市的市中心有条河,两百年前他喝河水可能会生病,一百年前他喝河水一定会中毒,但现在他喝河水是非常安全的。

甚至河里还有鲜活的三文鱼。

我国长江流域以前每年打渔的收益几千亿,科研人员从长江里培育幼鱼也一年近千亿条,

但现在生存环境下降,鱼类减少,经济效益也自然减少,甚至鱼苗也就几亿。

随着江河里大坝的建成,鱼类生存环境就显得举步维艰,以中华鲟为例。

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

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

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cm左右,又携带他们旅居外海。

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养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乡的习惯。

大坝建成,洄游的道路变短带来的不是轻松,它们就面临灭绝了。

长江四鱼银鱼,刀鱼,鮰鱼,鲥鱼,也依靠着河水生存,

三峡大坝建成经大坝流出的江水温度下降,而鱼类产卵要求温度在十几二十度,故以前长江里满满的四大鱼也变少了。

但大坝的建成也为人民带来了无数的便利,三峡大坝可以防洪,可以发电,这是发展所必须的。

而海洋里的捕鱼方式种类繁多,拖网是对海洋造成最大损害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我就不描述了,

总之拖网所过,寸草不生。

sh是中国国际化的城市,而作为海洋港口,sh周围几倍于sh面积的海洋里已经没有生物了。满目疮痍。

天空上会突然袭来鱼雷,它们躲闪不及,皮开肉绽。

熟悉的生活周围布满了铁网,它们挣扎,翻滚,划破血肉,染红血水,像怒吼,像赴死,挣扎到精疲力尽它们会落泪。

它们花了几百万年进化到今天,却被人类轻易屠杀,灭绝,灭绝,有些物种刚被发现就被灭绝,我必须说的是灭绝意味着永远消失。

其实保护与发展就是两个矛盾的课题,你要保护鱼类,就是损害人的利益,你要创造利益,就必须有所牺牲。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然人为了保护鱼类及其他动物也做了很多。

二,我觉得顶着风雪不打伞出去特别酷,我问糖宝:“你觉得下雪不打伞出去是酷还是撒比呢?”

糖宝说:“如果是你的话就是撒比。”

我说:“如果不是我呢?”

“那也要看雪大不大,大的话还是撒比?”

“不大呢?”

“那就是帅比。”糖宝接着说:“不对,那也是要看颜的。”

我调侃道:“如果雪不大,有我一半帅,不打伞出去就是帅比了吗?”

“那算了。”

反正我是顶着雪出去了,同时也觉得这样很酷。

在我家徐州都很少见到这么大的雪,没想到今天居然在更南方的镇江见到了,雪飘洒了一天,从天上来,无边无尽洒落在地上,

我走在路上把手揣进口袋,带上帽子,慢慢得见证梨花开放的过程,我想着:如果这时候广场舞大妈还在跳舞,那可真的是仙女了。

我走了很久,路边停满了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古今相通,都是因为雪阻住了“万里船”。

路上也没有几个人,我抓了一把雪,觉得如果是高中一定会有好几个人一起这样出来浪,人不风骚枉少年,

而此时我却说是孤独的,我觉得人孤独的时候才会想创造。

女子孤独的时候想生个孩子,文人孤独的时候想写文章,政客孤独的时候想新计,科学家在没光的时候想有光,我孤独的时候只想站在原地成雪人。

三,《偷影子的人》我在没读这本书之前听人几次提起过,

有人说它是一本治愈系的书,

也有人提起却并未描述里面的内容,

当然这本书也并不是我知道书名而买的,只是书店把几本书放在一起促销。

不过里面的内容还是蛮吸引我的,

无论是父亲离开后,我和妈妈两个人的生活(平凡而长味),还是我自己觉得妈妈下班回来无法和自己聊天

(后文也在母亲的一封信里面有提及,大概是孩子,等你工作后就会理解妈妈为什么总是拖着一身疲惫后回家,作者的描述也很到位。)

不忽视感动,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三件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