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赤壁之崛起荆南>第四百九十三章 粮草盘点

黄忠在汝南用军粮赈济流民,表文传到刘贤手中,刘贤不由苦笑了一下。倒不是刘贤认为黄忠做的不对,而是刘贤突然想到,如今因为汉魏大战,中原百姓被征调的极多,耽误了春耕、秋收,百姓家中存粮无多。特别是冀州的河间、渤海、清河、安平四郡更是被曹军迁移百姓,坚壁清野,造成了无数流民。被曹军挖开黄河造成的黄泛区附近也有许多流民。

这些流民如今大多被曹军迁走拘束着,少部分没有迁走的,有粮的安心待在家中,无粮的也多依附了当地士族豪强,去了豪强坞堡之中充作私兵僮仆,真正跑到刘贤开设的粥厂之中求生的并不算多。

但这是因为汉军还没有全取中原,且各地的粥厂也还开设不久的缘故。随着战争的继续,中原吃不上饭的流民将会更多。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到汉军这边来请求赈济。

若说这还不算什么的话,那么等到明年暖春之际,刘贤将会继续出兵攻击中原。届时大军多半会长驱直入,若是顺利拿下了中原,那么如今中原大批量的饥民的吃饭问题自然都将落到刘贤的头上。

明年暖春开战,势必再次影响春耕,导致明年的饥民数量将会大大增加,赈济流民的所需的粮草绝对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刘贤召集麾下文吏粗略计算了一下,如今汉军需要赈济的颍川、汝南、青、徐、冀等地流民数量有八万人左右,而今年中原的饥民总数当在七十万人上下。若是明年春耕再次收到影响,则等到明年秋收以后,饥民总数预计当会翻上一倍,

要陆续赈济这么多饥民,即便老幼平均每日只给一斤粮食,青壮平均每日只给二斤粮食吊命,粗略算来那也需要八百万石左右的粮食。

这么多粮食,叫刘贤到哪里去找?

要知道刘贤如今与曹魏一般连屯田兵都拉出来作战了,明年荆、扬二地屯田的人力可都还是个大问题啊!

若是没有屯田粮做支撑,明年的耕种就将出现问题,秋收以后刘贤也将面临军粮短缺的麻烦。

即便能从曹军手中缴获一些粮食来补充,其数量也绝不会太大。

若要安然渡过明、后两年,则刘贤不但要在明年夺取中原的时候再找到一百三十万石粮食,而且还必须拥有足够的人力将现有的屯田继续耕种下去,同时还要再屯垦二百三十万亩亩产三石的新田才行。

否则的话,没有足够的赈济粮,即便刘贤拿下了中原,中原也将饿殍满地,盗贼四起。

论起来,这么多年刘贤在荆州、扬州轻徭薄赋,百姓手中应该是有许多存粮的。以一户五十亩田地,水田旱地平均亩产二石半左右而论,共计能有一百二十石粮食的收入。三十分之一的田税,以及平均每人一百钱的户税,以粮价一百五十钱一石而论,合计有八石粮食要用来交税,再加上其他一些市税、关津税等,估计一户百姓每年的税赋在十石粮食左右。

也就是说百姓在缴纳了赋税之后,每年还能有一百一十石粮食。以一户有男女老少五口人计算,每年需吃掉粮食四十石左右,还能结余七十石粮食。每年要购买油盐、添置衣物、喂养家禽牲畜、走亲访友以及乘船坐车以及医疗、教育等等开支,即便打紧了算,每年也当需要四五十石粮食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平常的人家,每年能够结余下来的粮食应该有二三十石。

百姓储存粮食的能力有限,基本上三年以上的陈粮便要腐坏了,只能拿来喂养牲畜或是酿酒,但即便只有三年的存粮,每户的存粮也当有至少六十石的存粮。

换言之,刘贤手中虽然粮食吃紧,但民间其实是有存粮的,家家户户都有一年半的口粮积蓄。

荆、扬二州有百姓六百万人,一百二十万户,保守估计民间也有存粮七千二百万石!!!

只要有钱,便能从百姓手中收购到足够多的粮食。

而刘贤手中有钱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有钱!

每年的户税都是用钱收取的,再加上其他税种,足以支撑麾下各级官吏军队的开销。此外盐铁之利以及刘贤的掌握的商队的利润也不在少数,并且在逐年递增。这些年来,刘贤虽然大力扩军,但府库中的能够动用的历年存钱依然还有一亿五千万钱之多,刘贤私库中的存钱更是在支应了海军之后,依然结存了近六亿钱。

若是平价购粮,这些钱能够买到五百万石粮食。

这其中确实还有缺口,但不要忘了,如今中原货币体系崩溃,五铢钱成了废物,转而以布帛交易。刘贤从中展开互贸,用在中原充作一般等价物的布帛套取在中原已经沦为废品的五铢钱,从钱币的角度来看,获利三十倍不止。

一匹布本来只价值二三百钱,但经过与魏国的交易之后,顿时暴涨到七八千钱,且目前还在上涨。换言之,刘贤只需用不到十万匹布,便能从中原商贾手中换来七八亿钱,即便大宗交易之后,价格会有所波动,但只要有一半,也足够赚取到购粮的费用而有余了。

当下刘贤清点了自己的家底之后,顿时长松了一口气。这么看来,自己如今的确是有这个能力一口吞下中原,而不会给天下造成太大动荡的。

既然如此,那还怕什么?

如今唯一缺的是屯田的人力,但这却也并非不能解决。了不起刘贤明年就推迟一两个月进攻,收兵回去先将各处屯田都耕种完毕再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三章 粮草盘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