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商与佛>第一六九章 法显师傅
的马队向前方赶路去了。

“师傅,何为律藏”

朵儿此次随商队出行的主要使命,是代家母前去佛祖的故乡礼佛布施、了却愿心,所以对于佛家之事甚感兴趣。

“阿弥陀佛相传释迦牟尼佛在天竺舍卫国弘扬佛法时,给我等比丘出家之人和俗家弟子们立下了五百戒律。后世天竺僧者以此为核、解读立制,自成佛法经典,是为律藏。”

法显师傅耐心的答道,颇有东土儒家传道授业、诲人不倦之风范。

“师傅,这律藏有何用途”朵儿如初入书院的学童一般,问道起来就没完没了了。

“阿弥陀佛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律藏即是我们出家信佛之人的规矩,不可有半点偏废”

法显师傅正色道,能够看出他原本平静如水的内心掀起了一丝丝的波澜。

他身后的几位弟子个个葛麻僧衣、黝黑消瘦,一边默默行走一边转动着手上的佛珠,丝毫不为身外的景致和人事所累。

也让我觉得,再和法显师傅攀谈下去已是一种罪过,打扰了他们的清修。

苏叔他们的马队在前方若远若近,似乎在等着我和朵儿。

青鸾在山前的低空里盘旋一番后,俯冲下来稳稳站在了朵儿的马背上,无声的盯着法显师傅,好像是在等候大师的开悟一般。

周边峰峦叠嶂冰雪皑皑,直冲云霄。

近处除了小河流水和呼啸的山风,全是没有多少生机的草场和石滩。

我实在不

忍心撇下这几位苦行的汉家尊长,同时也有问道之心,遂决定步行陪同法显师傅前去呼键谷。

“师傅,年初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曾来于阗国弘法,佛陀对弟子们说万法皆为空无,不知作何解释。”

“阿弥陀佛佛为慈悲佛为因果佛即是空也”

听完我的疑惑之后,法显师傅悠长的唱着佛号道。

“请问师傅,何为空”

自从接受鸠摩高僧赐福点化之后,这个疑问始终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因而转身向法显师傅追根求源道。

“阿弥陀佛众生皆苦,世事无常,终究归于尘埃,此所谓空无是也”

法显师傅轻捋银须,微微叹道。

“依师傅所言,我们商者逐利,你们僧者苦修又有何益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啊”

为众生解惑是僧者的己任,所以我和朵儿喋喋不休的询问并没有引起法显师傅丝毫的反感。

“阿弥陀佛为因果,为往生,度人度己。二位施主,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阿弥陀佛”

他与我们兄妹并肩而行,认真听取我们的每一个困惑,然后悠悠作答,颇有高僧风范。

“既然世间的一切都是空的,又何来因果和往生啊还请师傅解惑。”

一旁的朵儿躬身问道,言语甚是恭敬。

“阿弥陀佛老衲三岁寄身佛门,至今已有六十余载,还未参透佛法的真谛,修为不足,实乃惭愧阿弥陀佛”

法显师傅双手合十唱着佛号,我和朵儿也赶紧向大师拱手致歉。

“然而以老衲观之,全天下所有的罪恶,皆因世人无畏因果所致世人供佛信佛独不信因果,认为有了佛祖的保佑之后,便可以为所欲为,此大谬也阿弥陀佛”

大师言语不急不缓徐徐而谈,却令我醍醐灌顶、惭愧之极。

从我踏进商途那一天开始,所有的因果报应在我的身上都得到了显现,真是丝毫不爽啊。

尽管我也是佛门的俗家弟子,布施侍佛之事向来不吝金钱。

“师傅,有何破解之法吗”朵儿小心的问道。

“阿弥陀佛佛祖创法的初衷是以律藏规范众生言行,以慈悲化解因果无常,使天下万物回归本真,此即所谓空也阿弥陀佛”

法显师傅言到此时停下了脚步,对着西天的方向接连唱了几个佛号。

高僧为众生解惑的过程其实也是自身悟道的过程,师傅似乎已经悟出了因果和空无的关系。

而作为听者,我和朵儿还是处于懵懂之中。

但也大体明白了法显师傅不惜拖着老迈之躯、不远万里前去天竺佛国求取律藏真经的初衷。

东土汉国百十年来天下大乱的根源,是人心不古,无畏因果所致。

从他佛家的立场来看在于律藏真经的缺失,天下众生人人信佛,却不知道这太阳底下那些事是可以做的,那些事是不可为的。

因为有因果报应,有今世往生。

不知不觉之中,我们与法显师傅在这子合国的无名河畔已经行走了三个多时辰。

夕阳快要落山,今日已经无法赶到呼键谷王城了。

苏叔和秦冲他们已经在前方一块平坦的草地上扎下了营帐,伙计们正在四面的山坡上放牧着马匹。

法显师傅和他的弟子们坚守着佛家午后不食的戒律。

尽管行走了大半日早已饥肠辘辘,他们一行七人只补充了一点河中的清水,并迎着夕阳盘腿坐下,开始一天中的佛法晚课了。

/br

/br


状态提示:第一六九章 法显师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