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红楼之娇妻美眷>第一九一章:蘸金斧连摆空城计;卫若兰谋取宁西城(三)
南边人减压。顺带看看叛军的真实意图。

谢鲸宝玉想着试探意图之时,两份军报早已送往京师。为什么两份?一分是朝堂上议事用的,言说:现叛军屡败,龟缩于一城之中,做困兽犹斗之状。这个邸报,绝对够让朝堂上沸腾一阵子的。又说叛军不堪一击的,也有说自不量力的,还有说谢鲸等人怎么样的……雨村心里想着宝玉了得,又小心看眼卫老王几人脸色,便知里面有事。于是借着百官失态,悄悄问了句。

卫老王,王子腾几人心里有数,接连收回几座城池不假,叛军龟缩也真,王城在手,两面夹击之势,这都没错。可余下的呢?西海沿子可不是这一家的,就好比平凉郡,里面到底怎么样,谁个能说清了?一旦两下里搏命了,旁个几家是看着还是援手?看着倒是好说了,援手帮着谁?再说战线前提了,京师怎么办?

雨村近来勤学兵事,如此听卫老王说几句,心里想着对策。这个对策纪要要保障前方战事,还要使朝堂上的人能接受,千万不能慌神。自家阵脚不能乱了。想了一回,雨村出班启奏道:此时兵事将止,正是文治之时,朝廷应该选出官员前去西海安抚民心。皇帝虽说也知前方战况,可还是觉得雨村说的在理,于是顺着问了句,何人可用。

雨村又道:“虽是兵事将止,可想大治却是不易,如此过去的人,必要知晓兵事,还要知晓民情。”听雨村说道这,不少官员下意识看向王子腾。果然雨村最后道,“此事非王相莫属。”皇帝点点头,看群臣态度,就知道没什么可议的。

可雨村说到这还没完,又说:既是要安抚民心,最快的便是要有充足米粮。群臣觉得雨村说的粗鄙,可也知这却是最快的,如此也不打断。听雨村继续说,王相西去,是不是可以顺带把粮草带去。

卫老王听出味道了,忙出班道,“大司马说的虽是在理,可压粮运草历来是大事,王相只身一人恐怕……”

不等卫老王说完,雨村道,“老王驾不是还有四万多人么?分出三万来,王相带着,粮草必是万无一失。”

卫老王不等群臣说话,先一步道,“这么的京师不是空了?”

雨村道,“四方皆安,京师岂会有险?再则老王驾若是心里不安,大可调派冯节度领兵回京不是,相距虽远些,可走段运河,也费不了几日功夫。”卫老王听完雨村的话,心里欢喜,假意思索,退在一旁。文官们一见雨村居然把知兵事的卫老王给说退了,暗自佩服雨村。

皇帝心里有数,如此见卫老王退了,便知他赞同雨村,想着往下看一眼,北静王见了忙道,“大司马所言极是!微臣也认为此事非王相莫属。”群臣一看北静王说了话,具是附议起来。如此,王子腾统领京营的三万精兵西去布防,押送粮草,防平凉等地有异动,护卫京师的同时,保障谢鲸部的后翼安全。以便前方安心。

:。:


状态提示:第一九一章:蘸金斧连摆空城计;卫若兰谋取宁西城(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