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一品孤女>24 冤家就是路窄些
妈我才好声好气跟您说呀,不然早就叫人把您轰走了,您说是不是?”守门的婆子耐着性子:“侯爷已经有了阿曼小姐了,您呢,也给您另买了小宅院,您想回扬州就回去,不想回京城也能找个人嫁了,怎么就想不开,非指着郡王呢,他又不能娶你……”

“我知道,我就是想知道住进去的姑娘长什么样子……”她急急说道。

那婆子显然并不理会她的央求,自顾自一副掌握了宇宙真理的模样劝道:“您也是,才多大点年纪,就非要梳个妇人头髻,郡王又没有给你名分,你这样子,他看着就更膈应了。”

“我劝你,还是好好梳个姑娘家的发髻,找个媒婆,嫁个老实人……”

“妈妈,求您了,我就看一眼……”那苦苦央求的沈姑娘见婆子对她的诉求置之不理,一直以说教的口吻,突然提高了音量。

唐白一直默默听着,故意放慢了脚步。

“行了行了,你赶紧回去吧。郡王今日有客人来,你就别闹腾了,我不可能放你进去的。”那婆子见自己“好心好意”的劝慰,沈姑娘压根没放在眼里,更加不耐烦了,连说带攘的,推了她好几下。

唐白见沈姑娘力气小,身子弱,暗道只怕不是那婆子的对手。

果然沈姑娘踉跄往后退了好几步,十分不甘心,却又别无他法的一步三回头,眼泪汪汪走掉了。

唐白调转过来,阿竹自报家门:“我家小姐刚才跟永定侯世子过来的,才看过了阿曼姑娘。”

那婆子愣了一下,忙不迭点头。

她虽没有见过,但是今日的贵客他是听闻的,如今看眼前小姐气度不凡,又戴着帷帽,自然是不会多做分辨。

“刚才那人是谁?”阿竹问道。

“哦。”那婆子有些赧然摆手:“奴婢可没放她进去。”

“是谁?”阿竹笑意盈盈的往她手中塞二两银子:“我们看见了,你尽忠职守,很好。”

那婆子颠颠手中的银块,笑口大开:“沈姑娘,是郡王爷从扬州带回来的。”

初时也是百般欢笑宠爱,住进别院,喝奴唤婢,锦衣华服。然而,半年不到,永和郡王去了一趟贵州,带回来阿曼。

她被赶了出来。

然而永和郡王还算有良心,给了她一间安身立命的小宅院,又给了许多银子,足够她下半生生活。

“她太贪心了,还想要更多,总是来纠缠。”那婆子不住的摇头:“女人啊,见好就收吧。”

唐白望着那女子消瘦的背影,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扬州,不管怎么说,也是老乡一场。

永和郡王此举,到底太绝情了些。

唐白有些为沈姑娘感到惋惜。

扬州瘦马,多是贫家女,自小被卖,然后如宠物一般,训练仪容姿态,学习琴棋书画,成年后,以供一些富商玩弄。

这样的姑娘,感情上一样是缺失的,她大概是如救命稻草一般地攀附在永和郡王身上,而如今被强行撕裂下来,心有不忿罢了。

感慨几句,唐白也只能回家,作去大相国寺上香的准备。

她准备了一百两银子,想在京城最好的寺庙,给爹娘和大哥点上长明灯。

侯府的马车一早就停在宅院外头,唐白上车走了不到一刻钟,就在城门口遇见侯夫人等待的马车,一同去大相国寺。

今日是六月初一,大相国寺人声鼎沸。

这样的日子,一向香火旺盛的寺里,早已经开辟了两条路出来,一条是贫民百姓上山的路,另外一条是达官贵人上去的路。

一个看起来教有身份的和尚恭敬迎了出来,对侯夫人行礼,带她进了一处侧室,里面供着地藏王菩萨。

“师傅,信女想点三座长明灯,日日添香油。”侯夫人掏出唐白给的银子,这是车上唐白坚持的,扔进功德箱中。

又将早就写在纸上的三人的生辰八字递了过去。

那和尚接过,恭敬收起来。

点长明灯是要看时辰的。

还不到算好的时辰,唐白只好等。

侯夫人已经进去听方丈大师讲经文了,英国公夫人也在。

唐白初时看到吓了一跳,左顾右盼生怕张雨薇也来。

她并不是怕她,而是这人难缠,见面了定然不会放过,到时候不知道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见到只有英国公夫人独自前来,这才松了一口气。

英国公夫人身边的有个丫鬟认识唐白,都在外头等着,跟她聊天。

“你家小姐呢?”唐白问。

“小姐不爱来这些地方。”丫鬟回答。宋妙人一向不大喜欢这些怪力乱神,也不难猜。

“你家少奶奶呢?”唐白又问。

丫鬟听闻这话皱了一下眉头:“前几日被夫人勒令面壁思过了。”

唐白心里一喜,暗自心花路放,摆出一副八卦脸:“跟我说说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那丫鬟也见过唐白几次,知道跟自己家小姐交好,并不是外人,听她一问,八卦之心起来,笑着说道:“少奶奶性子有些厉害,不过是明珠姐姐跟世子爷多说了几句话,笑了一下,她就罚人家半夜去挑水,那夜里的井水多冰啊,冻得明珠姐姐五个手指头肿的像胡萝卜一样,第二天抬也抬不起来了。她还不依不饶的,要明珠姐姐去后院劈柴。”

小丫鬟有些兔死狐悲,同命相怜的感觉,很为她口中的“明珠姐姐”抱不平:“明珠姐姐病了,夫人要用人的时候找不到,听说


状态提示:24 冤家就是路窄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