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靓女截殉录>第413节 溥提示帝大须婚明媒正娶遵祖制
>

“皇帝婚事,太后不能袖手旁观,是关系皇朝大事。”杨溥是多年的磨练,不愿与孙太后说违背律法事,绝对明白孙太后话是何意,不想顺孙太后思路去说。杨溥看一脸平静的孙太后笑地说。

“《孔雀东南飞》,杨首辅看过?”让杨溥不好回避,孙太后就直接笑地问,

“臣看过!”杨溥看着孙太后一脸诚实地说。

“哀家读过诗句,脑筋不好,记得粗略!”孙太后想着以往读过的书籍地说。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杨溥说起此诗来源及过程它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徐陵《玉台新咏》,题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序云……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载诗及序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称“古辞”,并说“不知谁氏之所作也”。近人则多取本诗首句拟题,作《孔雀东南飞》。它大致创作于东汉献帝建安年间,是当雷战风云

时人据庐江郡〔今属安徽〕实有其事的一个婚姻悲剧写成,后来在民间口头流传。原作失题、作者佚名,因而录诗的《玉台新咏》,称之“古诗”。《乐府诗集》则以为“古辞”。至于近人或疑此诗为南朝作品,把全诗在后来流传中民间。集体加工润色的成分,已割裂了出来,用作证据是故不足信。

“首辅满腹经纶,当然知道此诗,我来说诗的大概内容……”孙太后笑地打岔,就说起此诗大概的内容诗共350多句,1700多字。它通过焦仲卿、刘兰芝恩爱夫妻的悲剧遭遇,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家长统治和门第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幸福的合理的愿望。刘兰芝是位平民家女子,17岁嫁给焦仲卿为妻,焦仲卿是位衰落了的大家子弟,在太守府充任小吏。他们结婚了3年,夫妻恩爱,相誓“黄泉共为友”。但仲卿的母亲不忘自家是“仕宦于台阁”的大家,歧视兰芝“人贱”,嫌她“无礼节”、“自专由”、蓄意为儿子另攀“东家”,逼迫仲卿出妻。兰芝被遣回娘家后,在兄长的逼迫下,答应再嫁而暗自决定以身殉情。在新婚之夜,兰芝赴水自尽,随后仲卿也自缢身亡。他们以自己的生命,向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最后的抗争,表明了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作者描述上述悲剧后,又添以浪漫的结尾,在枝叶相通的墓木上栖落一对鸳鸯鸟,夜夜相鸣到天明,仿佛告诫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太皇太后一直讲,皇朝祖制,不可违呀!”杨溥笑地提示。

“是啊!咱刚才说,男女婚事,多提倡自由,是指在民间。皇室家族,特别皇帝,必须遵从祖制,给庶民作出表率。”听杨溥一提出太皇太后的主张,孙太后想皇帝的婚姻,必须按太皇太后意,于是就无奈笑地说。

“洪武元年〔1368〕三月初一,太祖命儒臣修女诫,对学士朱升等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职事,侍巾栉。恩宠或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历代宫闱,政由内出,鲜有不为祸。惟明主能察于未然,下此多所惑。卿等其篡女诫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这是太祖的话,杨溥为提示孙太后,净一口气地说。

“婆说的?”孙太后笑地问。

“是的。”杨溥笑说。

“后妃的制度,婆多次说,我都会背了。皇帝娶妃,定遵祖制!”孙太后说着就想起了太祖定的后妃制度一是治天下,首先要治理好家,家要管好,严守夫妻之道。二是后妃的职责是生儿育女、侍候皇帝和管理宫女,严禁过问宫外之事和参预朝政。三是强化教育,树立典范。四是严格等级,恩宠适度,尊卑有序。

“为管好后宫,太皇太后还在操心,竟管有病了,心也没闲着。他希望孙子,早日成婚,还有望,看到重孙咧!”打断孙太后的遐想,杨溥很是兴奋笑地说。

“我婆说的?”孙太后看眼杨溥惊地问。

“是的!所以说,皇朝为满足她心愿,要抓紧时间,不可懈怠!”杨溥笑地说。

“皇帝婚娶,定尊祖制,决不懈怠!”孙太后肯定地说。


状态提示:第413节 溥提示帝大须婚明媒正娶遵祖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