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之小说巨匠>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敬亭说三国(下)
遍,顺口又加了一些艺术逻辑的相关在里面加以补充:“会稍微有意识地丑化一些人,因为毕竟是历史,要追求戏剧冲突的话,人物性格要对立起来,尽量鲜明。”

“骨架的东西不会变?”

“这个绝对不会,为了让故事精彩,塑造典型人物,会有一些‘张冠李戴’的事件调整,整体的历史进程不可能做任何改变。”

陈司长微微沉吟,又问:“观众对历史的认知已经约定俗称,会接受你这个新编吗?”

柳敬亭赞同点头道:“会有冲突,不过据我做的调查来看,目前大家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也并没有如何深入,大概就是知道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这些人,至于他们怎么一分三国,怎么彼此争斗,概念都比较模糊。”

“这样的话,岂不是会有误导?”

“或者说引导,”施轩谨慎地接话道:“就好像《书剑恩仇录》在历史学界引起的争论,《射雕英雄传》带来的‘成吉思汗热’一样,《三国演义》风行起来之后,会促使更多人来关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们会一边看故事一边翻史料印证,会很有趣。”

陈司长道:“施部长你的意见是……”

“我已经被说服了,这和老师无关,和我们的师兄弟情义也没有关系,我听了敬亭的想法和判断,认为大有可为,不仅是在文艺作品本身、或者历史上面,更高的立意也不是不能提。”

施轩这句话说得就比较含蓄,但听在陈司长耳中,反而分量最重。

“这部作品或许不能给观众传达完整精确的历史史料,但是,它一定能给广大群众塑立起正面的历史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历史作品教育意义的终极追求。”康园长补充道。

陈司长郑重点头,道:“施部长和康园长都这么说,那就肯定没问题了,小柳,我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句你认为最贴切的话来评价这部《三国演义》,你会怎么说?”

“可以和《西游记》一样,成为一部世界知名、赖以传世的作品。”

这当然是早就定论的评价。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敬亭说三国(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