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百层以上的摩天大楼,都有着阻尼器的设计,减低大风对于楼体的产生震动的影响。

不过它们的应用也是有限度的,比如东藩著名的101大楼,在遭遇台风袭来时候,也不得不暂时停业,以躲避大风的影响,台风袭来时,外露的阻尼器钢球,最大振幅高达一百厘米。

由于处于北地,经济算不得多么发达的缘故,s市的高层建筑只有寥寥几处,更没有经过这么大狂风的考验,想来摇摆的幅度只会更大,可惜在那个位置的几处摄像头,都已经被狂风暴雨还有冰雹的共同作用下,彻底摧毁了。

但是仅从周边能用的摄像头能够观察到的,那些为数众多的四五十层高的大楼,在狂风吹袭下,都有着明显的晃动,这种摇摆震动如果达到一定的频率,产生了共振,等待这些大楼的后果就是直接崩塌,分崩离析的那种。

幸好据灵儿推算,至少要等到二十五级大风以后,这种晃动才会对建筑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他们还有时间。

外面第一颗运载火箭已经组装完毕,坐落在一处高台上,被几个辅助的支架固定住,免得被风吹倒。

火箭并不大,只有两米多高的样子,不过配合高效能的推进剂,足以把这颗一百多公斤重的火箭,送到五百公里以外的地方。

当然这点距离到台风眼还是远远不够的,不过基地的第一颗火箭,其实也是实验性质,主要为了穿透头上那厚重的云层,到了平流层,两万五千米米高空以后,火箭的飞行姿态就会由直行,变成水平状态,朝着主脑推算出来的方向飞去。

由于天上的云彩在五千米范围内,被分解的缘故,除了风依旧有些大以外,空气中就只剩下点点飘荡的雨丝,还未必是从云端落下来的,更多的是被风从很远的地方吹过来,散乱地敲打在火箭没有被涂料遮盖,银白色的箭体上,还来不及聚起大点的一滴,就翻滚着,从上面滚落下去。

尽管空气潮湿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可火箭上面却依然是无比干燥,看不到一点湿润的痕迹,纳米级别的加工,使得钛合金的表面产生了足够的张力,就算是容易被浸润的水,也难以在上面留下痕迹。

没有电视上常见的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只有几个笨笨的重型机器人,在风中缓慢地移动着,却丝毫不受可以把人像一片落叶一样吹上天的风力影响,一丝不苟地为火箭注入液体燃料,然后封闭阀门,缓缓退出去。

然后就在方文的目光中,火箭底下腾地,冒起红色的火光,潮湿的地面上顿时冒气了蒸腾的水汽,被风一卷,就不知了去向。

这点蒸汽并没有吸引方文的目光,在一阵穿透了喧嚣的风声的爆鸣中,整颗火箭已经拔地而起,失去了地面的支撑,被风一吹,就斜斜地飞着,带着一点炽白的尾焰,消失在漆黑的天幕中。

紧跟着摄像头的视野,就转换到了火箭本身的上面。

才短短一会功夫,火箭的速度已经超过了音速,更是深入到了漆黑的云层中,完全看不到任何的东西,只有噼里啪啦的碰撞声音,让人担心会不会撞上大冰块,直接被摧毁,偶尔还有雪亮的电光直接撞在机体上面,从摄像头上看到,周边都是蓝幽幽的火光,应该是高速运动和云彩里的水汽作用,使得水分子分解,产生的氢气被闪电点燃的缘故,同样一闪即逝,视野再次进入到黑暗中。

忽地,屏幕上一亮,火箭已经钻出了云层,露出上面月朗星稀的深蓝色天空。

这时候,火箭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两马赫,几秒钟功夫,就来到了两万米以上,预计转弯的地方。

尾翼大幅度地偏移,在空气还有同样偏转的尾喷口的作用下,火箭划过一道极大的弧线,终于变成了水平状态,三片尾翼,正好变成两片水平的机翼,和一片控制方向的尾翼,朝着远方飞去,很快就失去了联系。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火箭本身不断地发出各种不正常的抖动,连传回来的画面也是各种颤抖。

火箭的试射算是成功了,只是方文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从脑袋里回想电视上火箭发射的样子,原来缺了倒计时这个环节。

对于灵儿来说,倒计时完全没有意义,准备好了,就可以发射,又不是探月火箭,需要计算窗口期。

不过对于方文来说,没有了倒计时,就像涮羊肉没有了芝麻酱,总是不那么完美,生活有时候还是需要一点仪式感的。

“是云层中各种冰晶还有雷电对尾翼造成了一定的损伤!”灵儿拿着主脑的结论说道。

“还能用吗?”方文问。

“大致方向没问题,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它背负飞机以后,会不会把飞机弄坏!”

“反正都是驱云,干脆把头上这一块云先驱散算了!”方文突发奇想。

灵儿沉吟道:“也是个办法!不过要想不对城市造成破坏的话,炸弹当量就不能太大,五千吨tnt当量就够了,这样一来,无云的窗口期很短,两次火箭发射的间隔也是很短,无法等到第一枚火箭飞到台风眼的位置。”

几乎同时发射也就意味着无法确定炸毁台风眼的氢弹是否爆炸,就要引爆基地附近的氢弹了。

虽然目前基地还无法观测到那么远的距离,不过监测核爆,次声波就是常用有效的手段,通过收集一些敏感的资料,基地现在完全掌握了这种次声波的特征,可以用来确定是否有氢弹的爆炸发生。

状态提示:二六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