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居五岳之中,古称“中岳”。
其峰高千丈,皆是层峦叠嶂,山道险峻,山中时有云雾缭绕,雨水繁多,秀木花草,遍山开放,当真是一处人间仙境!
而嵩山并非因为山水风景而驰名中外,而是在那嵩山之巅,矗立着一座千年古寺,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少林寺。
说起少林寺,华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那未开化的小孩,也能道个二三四。
南少林,北武当,向来被奉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无论是正道还是邪门,几乎没有不服这两尊大佛的。
不过时代变迁,所谓的“国术”早已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退出了历史舞台,仅剩一些花架子的对招,丝毫没有武术本身的凌厉。
这本书要说的故事就生在少林寺里,你继续往下看。
……
东边的太阳从嵩山脚下升起,少林寺沐浴在阳光中,古朴的钟声一连十八声,声音响亮,整个山门都在回荡。
做早课的僧人穿上鞋袜,在大雄宝殿内打坐,口中念诵着佛经,个个犹如老僧入定,纹丝不动。
不时,一个小和尚偷跑进大殿,抓住蒲团,忙躲在众人后头,眯着眼睛,假装自己早就来了。
“戒空,你又偷懒了。”大殿前,那老僧开口道。
“这不怪弟子,弟子昨夜喝了点凉水,又吃了碗素面,一晚上给拉的…”小和尚苦着脸道。
“呵呵,小师叔一向自在,况吃喝乃是人之本性,也无伤大雅,住持就原谅他一回吧。”另一个和尚笑道。
“你们继续打坐,戒空,你随为师去后山,为师有事与你谈。”老僧站起身,手持锡杖,他看上去年逾古稀,半只脚迈入了棺材,但脚步轻盈,行走如风,倒像个壮实的青年。
“是。”
小和尚摸摸脑袋,心料师傅定知道了自己拉肚子全是编的瞎话,这回犯了妄戒,准是要罚他在后山苦修个七八天了。
后山是一片荒草地,草地尽头是一处断崖,这断崖名叫“无量崖”,崖中开了一个山洞,这山洞又黑又深,不知通向哪里,少林寺中的僧人除了主持方丈外,就连戒律院的大和尚都不能擅自进入,如有违抗者,一律赶出山门,永不为少林弟子!
关于这断崖的来历,据传乃是上代主持圆寂之所,骨肉全供奉在山洞中,怕被人打扰了先辈的英灵,这才不让人进出。
这回师傅将他叫到这儿来,到底想干什么?
老僧站在断崖边,望着崖下的深渊,悠悠道:“戒空,你入我佛门多少年了?”
小和尚道:“回师傅,整整十七年了。”
老僧恍惚一下,和善道:“都十七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小和尚看着老僧,不懂师傅话中的意思,只觉得师傅心里欢喜,似做着一件美梦。
老僧又道:“你可知你父母是谁?”
小和尚很吃惊,他从小长在少林寺,只当师傅是父亲,当师兄弟是手足,从未想过自己的身世,如今师傅重提旧事,他反倒不知所措。
父母?
熟悉又陌生的称呼。
见他垂着头,老僧继续道:“十七年前,有一男一女负伤,将一个婴儿送到山下,老衲见两人气色步履,便知两人是武学高人,也知两人定是被人追杀,可出家人慈悲为怀,老衲抱过竹篮,那两人已消失在山林,只留下一块玉佩。”
说着,老僧从怀中掏出玉佩,交给小和尚。
“这是他们的遗物?”小和尚双手颤抖,不敢接过。
“不,那两人功力深厚,必有手段自保,留下这玉佩,或是想有朝一日,与你重逢吧!”老僧道。
“重逢?”小和尚苦笑:“十七年都不曾上山来寻我,只怕我是弃儿,懒得要罢了。”
“胡言!”老僧闻言,怒斥道:“天下哪有不疼儿的父母,你只道他们弃你,却不知他们是护你,若非那日到我山门,容我收养,你怎么活到今天?”
“我…”被怒斥,小和尚一时难言,说不出话来。
“不是不愿,或许是不能寻你。”老僧叹息一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又有哪个人没有苦衷呢?”
“师傅,那你想我怎么做?”小和尚瞪着眼道。
“下山!”老僧道。
“下山?”小和尚直摇头:“师傅你要赶我下山。”
“不是赶你下山,而是让你下山寻你父母。”老僧道:“何况你在山上,对人情世故一概不通,这回下山,深入世俗,也算是一种修行。”
“弟子不愿离开师傅。”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你我虽为师徒,但情如父子,为师知你心思,不必难过,也不必彷徨,佛门子弟应当不畏艰苦,不惧磨难,下山去吧!”老僧淡淡道。
“弟子…”
“下山去吧!”
老僧背过身去,已是老泪纵横。
小和尚抽着鼻子,泪如泉涌,见师傅心意已决,自己再说也没用,于是扑通跪在地上,隔了三个响头:“师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弟子此番下山,无论找得到找不到父母,三年之后,定会回少林看师傅,就此拜别!”
一抹眼泪,小和尚取过玉佩,顿声道:“师傅,敢问我俗家姓名?”
“金随缘!”
“随缘?好个随缘,好个随缘!”
小和尚大笑一声,也不停留,冲下山去。
:
/book_73587/3209041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