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丰碑杨门>第0469章 外婆?
>折御卿如蒙大赦,赶忙跑出了小院子。

折御勋也在这个时候站起身,躬身道:“娘,儿子先行告退。”

折奶奶摆了摆手,道:“你去吧。”

折御勋点了点头,对杨七道:“明早我在府门口等你。”

杨七愣了愣,点了点头。

折御勋走了以后,折奶奶让丫鬟们收拾了小院子里石桌上的残羹剩饭。

杨七陪着折奶奶唠家常。

折御卿送来了伤药以后,折奶奶屏退了丫鬟们,亲自为杨七伤药。

杨七有点儿受宠若惊。

他有种被捧在心尖尖上的感觉。

上过了药以后。

杨七就陪着折奶奶继续说话。

东家长李家短的说了很久。

折奶奶很喜欢听杨七说的琐事,特别是杨七提到杨家一些琐事的时候,折奶奶就听的格外仔细。

一老一少,聊到了深夜。

折奶奶嘴里低声哼着一个小调,让杨七沉沉的睡了过去。

杨七睡过去以后。

折奶奶守在杨七的身边,怎么看都看不够。

临了了,似乎想起了什么。

折奶奶在她的卧房里,翻箱倒柜的寻找。

最后在一个隐蔽的脚落,找到了一个木匣子。

在蜡烛的光辉下,折奶奶打开了匣子。

匣子里静静的躺着七个巴掌大小的玉牌牌,每一个牌牌做工都十分讲究,上面铭刻着复杂的花纹,看着十分漂亮。

每一个玉牌上,都刻有一个字。

雕玉的匠师应该是一位高人,他用藏花的手法,把字变换成了一朵朵的花纹,雕刻在上面。

因此,一眼看过去,看到的是七朵不同的花纹。

仔细的琢磨,你会发现,这七个字究竟是什么字。

平、定、光、辉、德、昭、嗣……

杨七如果能看见的话,他一定明白这七个字的含义。

折奶奶摸索着玉牌,一脸追忆。

许久许久。

她眼眶通红的呢喃道:“本以为,这辈子都没机会送出去的……”

折奶奶拿出了那个‘嗣’字玉牌,在手里摸索着。

看得出,折奶奶准备的这些玉牌,年月越不短了。

每一个玉牌光滑透亮,应该是经常拿出来把玩,已经上了包浆。

在匣子的一角,有七条锁链。

折奶奶用一条锁链,串起了玉牌,轻轻的戴在了杨七的脖颈上。

看到玉牌戴在杨七脖颈上。

折奶奶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

翌日。

清晨。

杨七起的很早。

起来以后,发现折奶奶趴在火炕上的矮桌上,迷糊的睡了过去。

他一起身,就发现了脖颈上的玉牌。

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玉牌以后,杨七愣了愣。

脖颈上的这个玉牌,和佘赛花给他的那一块玉佩上的花纹很相似。

只不过,佘赛花给他的玉佩,只有这个玉牌的一半儿。

准确的说,佘赛花的那个玉佩,只有一半儿,并不完整。

杨七胸前挂的这个玉牌,才是一个完整的玉牌。

这一刻,杨七几乎可以肯定。

这个趴在矮桌上,沉沉睡过去的老太太,就是自己的外婆。

杨七的神色很复杂。

突然多出了一个,甚至可以说一群亲人。

这让他一时半会儿有些难以相信。

而且佘赛花和老杨二人,从始至终都没提过这件事。

这摆明了其中肯定有其他的故事。

在没用弄清楚这其中的故事之前,杨七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冒认亲戚的好。

至于脖颈上的玉牌,应该是老人的一片心意。

杨七就心安理得的收下了。

杨七蹑手蹑脚的起床,为老人盖上了一床被子,

然后穿戴整齐了准备下了火炕。

“吱呀~”

打开了门,就撞上了一直在门外伺候着的折奶奶的大丫鬟。

一个年龄和杨七相仿的姑娘。

长的也蛮水灵的。

眼睛很灵动。

看起来是一个精明人。

大丫鬟见到了杨七出门,明显的有些震惊,她刚要开口呼喊,却被杨七给制止了。

大丫鬟虽然跟在折奶奶身边的时间不长,可是通过折奶奶平日里口述,也了解了一些辛秘。

折奶奶对杨七的疼爱,远超过她对重孙们的疼爱。

这让她意识到杨七的身份不一般。

大丫鬟识趣的没用呼喊,她欠身向杨七施礼。

杨七从怀里摸出了一个十两重的金饼,扔给了大丫鬟,说道:“好生伺候着。如果奶奶问起,你就说我说了,以后还来,经常来。”

大丫鬟没用多问,点了点头,道:“奴婢明白。”

杨七大步流星的离开了小院。

杨七走了没多久,折奶奶就悠悠转醒。

抬头一瞧,看到了火炕上已经没有了杨七的身影,她一愣,然后大声喊道:“月娥。”

伺候在折奶奶身边的大丫鬟匆匆进入到了房里。

“见过老祖宗。”

折奶奶恼怒的问道:“人呢?不是告诉你了,他醒了以后,让你唤醒老身吗?”

大丫鬟赶忙道:“启禀老祖宗,奴婢想叫醒您,可是公子不让。公子还让奴婢转告您,他以后会常来。”

折奶奶脸上的怒气,顿时烟消云散,她一脸错愕的道:“他真是这么说的?”

大丫鬟郑重的点了点头,“公子确实是这么说的。他还赏给了奴婢一块金子。”

说着,大丫鬟就把袖筒里的金饼拿


状态提示:第0469章 外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