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爱与念佛
行。不能轻视随喜,因为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如果能做到,说明你已经战胜了自我,那你的开心快乐都是恒常的。

但是,随喜这种能力并不是你可以装出来的,因为不避免的嫉妒、烦恼与嗔恨,总会偷袭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内心积累了太多的负面能力,需要有一把扫帚,来清扫它。那么,这个扫帚是什么呢?我的建议与体会,就是念佛。

当然,方法很多的,有参禅的有闻思修的,经典上讲述过二十五种修法,对大家来就,比较容易掌握,比较得力的,我给大家介绍,念佛,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修。这就是我今天讲的第三个问题。

真正认识自己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很不错,很清净,是一个善人,很有功德。我们的眼睛常常看别人这样不是、那样不是,很少回光返照自己,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状况,要了解自己很不容易。

我们一天到晚妄想杂念纷飞,一弹指有90个生灭,每个生灭里面又有900个念头!这念头由于非常的急,我们都感觉不到,就像一个旋转非常湍急的激流,我们看过去还很平静,实际上它旋转的很厉害。我们的念头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我们讲修道,修道就是修心,修心修什么?就是修念头!我们一天到晚知道自己在打什么念头吗?我们都是学哲学的。原来讲我们要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这些都是谈一些概念,没有实质的内涵。你自我到底是什么?首先问有没有一个自我,有没有一个实质!你自我分解出来,就是一些念头在那里组合,这些念头到底是什么?

我们从1999年开始曾经做过这么一个修行项目,原来我还没有出家,就有一批学生,也是大学生研究生,信佛的,我们就找一个试验,来做十天念百万佛号的实验,一个人一间屋子,带卫生间,送饭过来,不看一行书,不讲一句话,也不见人,你就十天的闭关,给你送饭进去,但是你可以随便怎么修行,给出一个任务,1天念10万声佛号,10天念满100万,你想什么时候睡觉都可以,但是你必须把这个佛号念完,我们做这么一个修行。

对这个修行我在1999年自己先尝试做过一遍,那时受世界末日说法的影响,当时各大媒体传这个世界末日又是诺查丹玛斯等等讲的人心惶惶,与其在这里惶惶恐恐倒不如找个地方去念佛。

当时有座寺院的当家师说他提供方便。我就利用暑假就去念了10天,当时那位当家师陪着我一块念,我们在一个楼层里面就我们两个人,他一个房间,我一个房间在那里念了10天,念了10天才发现修行是很不容易的,一念佛不是昏沉就是掉举,很难念下去,障碍很大。由于我们这些文化人喜欢看书,一旦把这些书全部放下来了,各种障碍就涌现出来了。

当时我第一天就念了4万声佛号,感觉就这样下去就是一个月都难以念下来,所以我当时也就发大心,不管怎么样,哪怕是开学迟到,我也得把这100万念完,绝对不能退却。结果第二天念到了6万,第三天恢复到每天念8.8万,结果念了12天才把这100万念完。

那这12天的念佛,给本人确实有一个很大的教育。我才知道了自己是吃几碗饭的,平时还认为自己还能看点书、讲点东西,那时我在中国佛学院讲净土宗,我也已经讲了5年,我光讲净土宗就是5年,在这之后我觉得我还是水平很差。

首先从念头上来看,知道自己是什么念头了。平时我们的心灵就像一个黑箱,因为我们的眼睛都是看外面的,我们基本上不可能向内去照的,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念头是什么,现在当把外缘截住之后,就向内看了,向内看如果你不念佛号是很难看清楚,这就像一个黑屋子里面,突然有一线光亮进来了,是透过这个光亮才知道了自己的念头是什么。

你看看我们这个屋子,你说有灰尘,看不到灰尘,如果窗缝中有一丝阳光进来,你透过这个阳光你才发现灰尘很多嘛。所以我们知道灰尘很多,还幸亏有着一缕阳光进来。

那么我们现在知道自己有念头,知道自己念头是什么,还幸亏有这六字洪名,他像一道探照灯的光束投注到我们的内心,然后你借助探照光束来看自己念头,那么念头变换为生、住、异、灭这四个过程,乃至于这一念是贪、淫欲的念,瞋恚的念、杂念、恶念,还有自己平时没有想到,回忆到的事情都翻起来了。平时的冤家对头、对不起的,都涌现出来了等等这些,才知道我们众生内心的每个念头是非常的污染的,我才相信了《地藏菩萨本愿经》那两句话“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我们的念头都是罪恶的,现在我们很多人你说他,他常常觉得我这人不错呀,我这人是很善良的人呀,我这个人很清净呀,哎呀!这些都是没有经过起码的心境上训练过的人,他才能大言不惭地说出这句话。

为什么越来越有修行的人他越来越有惭愧的心呢?他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是什么,知道了自己的无知、知道自己的污染、知道了自己的罪恶,这是他的进步。他才会有惭愧心出来,他才会有忏悔意识出来。

所以在这个念佛当中,我也感觉到这个名号是非常非常不可思议的,在一天十万声的佛号当中,你念这个世界上任何佛号都不可能把持得住,那个妄想念头波翻浪卷,佛号就像一叶小舟,随时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爱与念佛--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