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三百一十九章 小苏成偶像
秀,大学就是给你这样一个平台。”

“告诉大家,我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我心里很有数。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待遇或者什么前途。我针对的是,找个有优秀人的地方,让优秀的人带着你一起起飞,才是省力的办法!李茅带着我,他发财,我也发财,他有大事业,我也看到阳光。有人说人生在于算计,告诉同学们,最好的算计,就是找到优秀的人,跟着他,不让他摆脱你,你是成功了。我就是李茅的跟屁虫,他努力我也努力,就是不让他摆脱我,所以,要从算计这个角度来说,跟李茅比,我才是省力的,我才是赢家!”

哄堂大笑,掌声热烈。

“以上是我的第一个观点:一定要上大学,上好大学。关于上好大学,这个啰嗦两句,今天李茅的夫人没来,真正的美女,她就是上的好大学。我的同学是什么?工程师?技术员?码农?人家的同学是什么??协会主席、基金舵手,说了这些你们不懂。打个比方,你考上了好大学,你同宿舍的人,有可能会成为后来的亿万富翁,怎么样?跟这人做同学,再困难,你都有地方借钱!”

这什么比喻,上天入地的。但从同学的表情看,还真管用。

“我的第二个观点:不要怕!这是孔子出生的地方,他的弟子也多是鲁国人,也就是说,你们先辈中流淌着中华民族最聪明的基因,天生有才,人杰地灵,怕什么?”

这什么逻辑,他真会扯,但掌声表示,学生们还真吃他这一套。

“从例子来说,我这个比你们穷比你们笨的家伙,能够上一本,你们还出过李茅这种状元,我的学校历史上,根本没产生过清华北大的人。所以,你们上一本,机率应该比我当年,大多了。”

“我听说,有的同学看到别的学校,同学们的基础好,就灰心了,怕什么?我用事实来说服你们。研究过高考的老师,都会发现这个规律,高考内容中,高一学的内容,占高考题目的60,高二的占40,高三基本上是复习,对不对?”

“对!”下面居然有齐声回答。

“那我们试想一下,高一的内容我们只要牢牢抓住了,在部分750分中,我们就有了450分,妥妥的本科,对不对?”

“对!”声音明显自信起来。

“高二的课程比较难,要想全部掌握,没人敢打包票,那么,我算你只掌握一半,也就是占了20,加上高一的内容,加起来,你就占了80,按总分的比例,你就上了600分,妥妥的985,名校就来了,我算错了吗?”

“没有!”下面的回答中,居然有热血澎湃的意思了。

“那大家试想一下,人家好高中三年的努力,他们在冲击名校,人家基础好,我们基础差。我们有本事的,用高中三年时间,冲击人家一年半的内容,也就是占它80,行不行?”

“行!”部分回答,底气有所不足。

“好!就算你掌握得不是很好,人家一年半的内容,你也学不完整,只照猫画虎,学了个九成,难题做不来,就做基础题,这600分的八成,也是540分,妥妥的一本。同学们,你用三年的时间,追人家一年半的内容,还说基础差?不说时间不够?人家好同学拖着你,好老师带着你,你还怕追不上?好好把我这比例一算,考一本,是那么难吗?”

下面的掌声可以用剧烈来形容了,长时间、大音量,连我都受到了感染。

“那么,前面我讲了为什么,就是为什么上大学的问题,为什么读书的问题。我也讲了是什么,就是一本究竟是怎么考上的,二本究竟难不难。接下来,我要讲第三个内容,怎么办。大家注意我的思维,这三个维度,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议题,你们今后写作文,尤其是言论文,就可以按我这个三段思路发挥,高考绝对可以拿高分。我就占了这个便宜,至今,李茅也认为,我吹牛的水平比他高,就是我掌握了这个思路。今天把它奉献给你们,算是有一点干货。”

“怎么办?我的第三个观点是:步步赶!从基础起,只要每天在进步,就可以pk掉那些犹豫的人!青少年同学中,有大批犹豫的人,你们只要不停止努力,只要每天进一小步,多会一个题型,那些只以为聪明的人,自以为可以歇一歇站一站停一停,过会再冲一下的人,就会被你们pk掉,同学们,你们pk的,可是一大批人!你们要不相信,你们自己回忆一下,就在你们中间,有多少犹豫的人?”

下面已经有议论了,估计说中了大家的心理。

“不要恨自己基础差,没用。不要怪家里穷,没用。不要骂自己笨,没用!有用的,是你一张卷子一个题地刷,一节课一节课地听!不要以为我在跟你们灌鸡汤,我是有例子的。”

大家从议论的窃窃私语中沉默下来,静听他的例子。其实,我也想听听,他究竟要拿谁来打挂。

“我和李茅有个共同的朋友,叫张思远的,二本出生,李茅,你证实一下?”

李茅此时从下面站起来,大声喊了句:“对!”

“外地二本来到京城,他要干什么?他要考名校的研究生!不可能完成吗?他做到了!他怎么做到的?每天多背一遍英语课文,每天多做一张卷子,就这样,努力不到一年,他居然咸鱼翻身,考上了人民大学的研究生。这是在你们学长李茅同学眼皮下发生的事情,李哥,对不对?”

“对!”李茅再次被当成道具了。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九章 小苏成偶像--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