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唐末昭宗>105、收之桑榆

“。”

李晔一阵无语。

在他的时代,无熟料水泥、竹筋混凝土那都是被淘汰的老古董。

谁敢用这两玩意盖房子,那是准备到监狱中长住了。

“没这么好吧?”

杜让能听了,气急败坏道:“圣人,京兆府四周强藩林立,如果有谁想效仿曹操,必然会围攻长安城。一旦那些乱臣贼子同流合污,朝廷就要面对数十万的大军。如今大唐新军的数量不过5万余人,而这其中只有12000余战兵。面对那么多的敌人,他们胜算几乎为零。

只有凭借坚固的城墙才能抵御进攻,一旦消耗光敌人的力量,新军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到那个时候,不但长安城可以保全,甚至还可以消灭周边三藩。”

李晔摇头道:“杜相,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从今以后,大唐不再修筑城墙。”

杜让能急道:“话虽如此,但现在的情况是敌强我弱,一旦周边都是强敌,朝廷又如何应付。”

李晔笑道:“谷子越多越好割,也省的东一个、西一个的,还要浪费粮食征讨。”

“你能不能清醒一点?”

杜让能的心中在狂吼。

他活了大半辈子,还真没见过如此狂妄的人。

如果对方不是皇帝,早就用笏板去抽脸了。

“圣上,就算新军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汉,那也只能对付12万人,剩余的敌人又该如何是好?还是先修筑城墙,以应付可能出现外患。”杜让能苦口婆心道。

李晔道:“朕的军队将不再同于以往,他们将无条件的服从命令,哪怕前面的是火坑也会毫不犹豫跨过去。而且他们视荣誉为生命,不再像那些骄横的牙兵,只为了一点钱财卖命。以一当十算什么,第一军的士兵只会以一当百。”

杜让能张了张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怎么想也不明白,往日谨慎的皇帝,现在会变得如此自大。

李晔笑道:“杜相不用担心,朕造出了一样利器,今天就带你去看看。”

兵部晋升为总参谋部之后,内阁再不能染指军队。

所以杜让能只知道军队有多少人,却不知道他们实际情况。

这也是李晔刻意为之,毕竟让文官过多的干预武事,只会彻底的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杜让能一怔,有些茫然的说道:“臣领旨。”

夏日炎炎,李晔被太阳晒得浑身发烫,但他并没有躲到阴凉的车中,而是带着一队骑兵驰骋。

没办法,此时的他就恨自己没有长出翅膀,否则早就飞到华清宫了。

“圣人,火炮铸造出来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曹振虽然没有搞出水压机,却把大炮铸造出来,这也是个意外的惊喜。

早在烧琉璃的时候,李晔就已经让工匠尝试铸炮。

最初的想法是一体铸造,但是炮膛里却总是出现砂眼,最离谱的一次甚至有巴掌大。

“圣人,这是砂胎里面还有水分,一旦灌入铜汁,水就变成蒸汽,最后形成这样的坑洼。”

曹振很快道出了节症,不过他的解决方法,也让李晔直翻白眼。

“圣人,内坯不能用火烤,否则就会出现裂纹。用它铸造的铜钟声音必然沙哑,在受到撞击时,还会四分五裂。

这就是个水磨的功夫,非得经过白日,内坯才能自然阴干。以职下的经验,二十枚内坯有一枚完好就谢天谢地了。”

李晔愁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吗?比如用鉄范铸造。”

他卖车的地方在郊区,哪儿有不少作坊,比较多的是五金加工,但也有污染严重的地条钢厂和铸造厂。

无聊的时候,李晔也会跑去看热闹,对那些生产流程也比较熟稔。

曹振听了一拍脑门,他用熟铁锻造了一个铁范,然后开始了新一轮的铸造。

也不知道是风水不对,还是开工的时辰有误。

铜炮铸是铸出来了,可那炮膛依旧凹凸不平。

虽然用打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但是没有人能笑得出来,因为炮膛是倾斜,水平位置时往上翘了3度。

不信邪的曹振又连续铸造了几次,虽然他们想了无数的办法,但是炮膛倾斜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无奈之下,曹振只能采用李晔的解决方法,先铸造出火炮外形,再用钻头镗出细孔,然后才在此基础上扩膛。

这方法看似简单,但他们前前后后试验了将近一个月,才掌握了技术要领,最终铸造出两门75毫米炮。

它的外形是李晔根据记忆画出来的,和1857型火炮很相似。

火炮的身管长度是口径的15倍,身管后部的厚度达到口径的一半,在到四分之一处时,身管逐渐变薄,直到炮口时它又变粗。

李晔还在炮口的两侧各开了几个口子,一方面是起制退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利于烟雾的消散。

“圣人,第一军的炮兵已经试射几发,效果相当的不错。”曹振满面红光的说道。

李晔抚摸了一下火炮的炮身,虽然它的颜色偏向金黄,但质地依旧是青铜的,和后世的黄铜根本不搭界。

只是这样精美的造物,居然装在一辆独轮车上,着实让人生出一种暴殄天物的感觉。

看他不说话,站在一旁的第一军参谋长陆彦说道:“圣上,此炮重600余斤,炮弹是铸铁的,重4斤。标准装药为2斤,在5射角时,射程为1000米,在10射角时,射程为1300米。”

李晔指着炮架道:“还不错,陆参谋


状态提示:105、收之桑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