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已经越走越近了。
当然,说越走越近那也只是相对而言。
按照这支日军的行进路线,他们也只会从雷鸣他们埋伏的山头前线过,那距离山头最近的地方还有二百米呢。
此时,那名日军通信兵正跟自己的小队长走在一起讲述他在抗联密营所看到的情形。
他所说的,那无外乎杀了二三十名抗联女兵娃娃兵的,而且那些人都已经被那个伊藤大佐给砍零碎了。
还有那个伊藤大佐的刀那可是真快,那就是满洲国的斧子砍了这么多人那都得砍崩刃了,可人家那刀却啥事儿没有!
另外,那个传令兵还看到地上有照相机了。
照相机照的是啥,照的当然是那位伊藤大佐取得的战绩。
和他走在一起的那个日军小队长之所以有耐心听着这个传令兵这么絮叨,只因为这个传令兵是他的侄子。
日军军官普遍打骂士兵那是不假,这日军小队长也不例外,可他总是不可能打自己侄子的。
此时这名日军小队长正在感叹自己点儿背。
自己小队怎么就没有赶上这场战斗呢,对方都是些老弱残兵,既有战绩而自己一方也不会有多大的伤亡。
只是这名日军小队长真的是没有想到他点儿背的绝不是说没有参与到那场战斗中。
而是,现在他们小队已经正在经过二百米外的一个山丘了。
而这时那个山丘后面已是竖起来了一溜掷弹筒!
雷鸣向左右队员手中的掷弹筒看了看,感觉大家所瞄的方向大体不差,这时他才下令道“拿炸子!”
说炸子那都是东北人的说法,把那榴弹叫炸子那已是约定俗成的了。
要说雷鸣小队在作战上那绝对是精英级的,可他们在言语名称上的称呼那也就是个游击队水平。
在雷鸣的命令中,操控掷弹筒的队员都一手扶着掷弹筒一手把榴弹放到了掷弹筒的筒口。
不过,却没有人往下扔。
这个道理和打枪的道理那是一样的,掷弹筒要响那就得一起响。
掷弹筒一起响了,那榴弹才会一起炸,这样日军才会被炸个措手不及。
如果那先有掷弹筒响了日军就有准备了,日军只要一卧倒那榴弹的杀伤力也就减半了。
雷鸣又瞅了一眼在前方大摇大摆的走着的日军,吸了口气后才大喝了一声“放!”
于是,在这一刹那雷鸣小队的队员们手一松,那榴弹便滑到了掷弹筒下面。
而几乎同时那放下榴弹的手就去扯那掷弹筒后面的击发皮带。
为啥说射掷弹筒那是一个技术活啊,就是因为那掷弹筒都是没有支架的。
操控者一只手扶着掷弹筒一只手在填完弹后就又要回来操纵后面发射的皮带。
而在这个过程中,那掷弹筒难免就会一晃,于是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雷鸣为了让队员们练掷弹筒的准确度平时可是没少下苦功夫。
可纵是如此,他也不敢保证这些榴弹能有一大半都射到日军的队伍里。
所以小北风说一颗榴弹炸死五个日本鬼子那都是扯犊子的事!
“嗵”“嗵”“嗵”,在雷鸣小队趴着的那一溜山脊后便腾起来了一片硝烟。
而这时他们也不看榴弹是否射中了,撒手放了掷弹筒便把步枪操了起来。
而这时,他们所带着的那几挺轻机枪已是“哒哒哒”的响了起来。
都是老兵了,他们打的却全是短点射。
如果不打短点射,一弹匣子弹突突出去那还不是眨眼之间的事?
这时再见前方那呈一字长蛇状行走的日军队列便已经乱了。
雷鸣小队一共打了十五颗榴弹倒是有七颗直接在日军的队列中爆炸了。
而这也很不错了,别的虽然没落在队列里,可那弹片却同样可以杀人的。
于是那里便仿佛下了一场雪,数不清的雪屑被那爆炸的气浪吹飞了出去!
倒下的那肯定是被炸到了,没倒下的那就是活着的,雷鸣小队的子弹便向那还在动的日军身上泻泄而去。
此时雷鸣小队的队员中用机枪打点射那自然是为了提高命中率,三四发子弹同时打一个人那射中目标的机率自然就高。
而其余用步枪的命中率也绝不低。
都是老兵,就是象周让、小妮子这样的女兵在二百米内用步枪射击那大多时也是百发百中的。
而这里要说最准的作战效率最高的那还是用长苗匣子的雷鸣。
二百的米的距离,雷鸣却是连短点射都免了,他那真的就是一枪一个。
并且由于弹匣是二十发的,在这个距离他打二十个点射绝对就会命中二十名日军!
此时剩下的那些日军真的就已经慌了。
刚刚那“嗵”“嗵”“嗵”的掷弹筒齐射响成了一片,然后轻机枪的射击声不绝于耳。
就这火力那他们得碰到多一支的抗联部队啊!
而剩下的少部份日军在卧倒向山上开始还击时还没忘了扫了一眼前后左右。
他们放眼之处那是在空中正回落下来的雪屑中自己的同伴或者死去或者受伤之后在雪中挣扎的情景。
白的雪、红的血、黑的土构成一幅他们很久都未曾看到过的景象。
日军的小队长在榴弹的第一拨爆炸中就死去了,纵有顺延指挥的日军曹长此时却也没有剩几个人了。
于是,这支日军的斗志在瞬间就被雷鸣小队打没了,便有日军士兵爬了起来向来向退去。
“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