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风起北方>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 吴秀才的想法
助他归还了那几家烧毁店铺的赔偿金,又将吴亮孚保释出狱。经过这么一件事,吴亮孚和赵怀桑的关系就开始建立,两个人成了亲密好友。这些事情赵怀桑没有告诉儿子,加之刚懂事一点赵天一又嚷着去美国,也没有见到过逢年过节来家里拜会的吴亮孚;他从美国回来之后,也是天天忙自己的事情,几乎没有回过家,自然也不知道这些事情。在太原的时候,父子俩也是各忙各的很少见面,见面也是谈工作上的事情,赵怀桑根本就没有想起和儿子谈自己的这位老朋友。加上老赵家做生意已经几辈子了,认识一些人生意场上的朋友也很正常,赵怀桑就更加没有想把这位老兄弟加朋友介绍给儿子。不过这次吴佩孚能来太原军官学校教书,除了北洋政府那边的文批之外,吴佩孚的这个堂兄也是告诉自己的堂弟自己和赵家的关系,抱着帮助堂兄的朋友就是帮助堂兄的想法,吴佩孚这才来到太原做炮兵教官。

随着在山西时间的加长,吴佩孚的心态也同阎锡山一样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慢慢的潜移默化,而不是那种大刀阔斧翻天覆地的改变,以至于只到吴佩孚在接到自己要回去的电报以后才发觉的。吴佩孚本人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影响的人,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受封建王朝影响很深的人。光绪五年入私塾读书,次年被父亲送到私塾就读,置身喧闹中仍静心背诵功课,格外受先生器重;光绪九年开篇做文章,光绪十二年念完四书五经,光绪二十二年高中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秀才。做秀才以后吴佩孚曾经做过一件非常好笑的事情,那就是一次看戏,看到男女同台演出,顿时认为这样子有伤风化。于是一怒之下掀翻了别人的戏台,还追赶演员;结果被革去秀才功名,避祸外逃,冬天到北京,以写春联、卜卦为生。这件事可以看出吴佩孚是一个比较守旧和传统观念比较深的一个人,就像宋朝的岳飞一样,骨子里全都是忠君爱国之类的东西。这种人即好相处又不好相处,但只要他认定了一个人,就会死心塌地非常的忠贞。这种人也很重情重义,吴佩孚孤标傲世,但他有一个特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有个知己叫郭绪栋,山东胶县人氏。当年吴佩孚刚进兵营当传令兵时,郭绪栋还是文案师爷,曾多次帮助照看于他;于是等到吴佩孚发迹之后,他也没有忘记这位当初帮助国自己的师爷。后来聘郭绪栋为自己的秘书长,管理军中要务;直奉两系军阀混战,郭随吴佩孚左右参战,多所建树。最后还让郭绪栋当上山东盐运使,可谓衣锦还乡。当然吴佩孚这种人心里面也是希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能够强盛,爱国(忠君)是他们绝对的理念,想让这种人做汉奸是不可能的,历史上他的爱国情操与民族气节为世人所敬佩。后世日本为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用尽一切办法收买汉奸为其服务。吴佩孚作为北洋军阀中继袁世凯、段祺瑞之后的中心人物自然成为日本特务的焦点;日本竟然在北平、汉口

分别设立主要对吴佩孚进行策反活动的大伯机关和竹机关。对日本的侵略罪恶,吴佩孚是深恶痛绝的。即便流落四川有东山再起之意时,日本特务头子荒木代表日本愿奉送“步枪十万支、机枪二千挺、大炮五百门,子弹若干,此外并助款百万”,但他拒而不受。由于他坚决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拒绝落水做汉奸,因此招致日本人痛恨,招来杀身之祸。

这次要离开山西了,恰好堂兄吴亮孚来到山西,就山西的发展和赵氏父子的这几年在山西所做的一切兄弟俩在一起谈了好长时间,这才有了吴佩孚要求走之前见赵天一一面的故事。没有人知道吴佩孚和他堂兄两个人在一起谈了些什么,只知道他们两人最少在吴佩孚的教官二楼住处三个多小时之后才出来。出来之时两人明显的很激动,还相互搀扶着,不时抬头看天空;看样子,吴氏兄弟是做出了什么决定,不过这个决定很快就能让赵家父子知道。


状态提示: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 吴秀才的想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