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风起北方>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四二三章 远征军的应对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四二三章远征军的应对

按照一九一七年欧洲大陆法国战场上对垒两军的战场态势图来看,法军第十集团军和中国欧洲远征军所控制的努瓦永地区,相对于英法中军队来讲,准确的应该叫做“努瓦永凹地”,而不是什么“突出部”。德军以前占领这一块地域,因为已经过了索姆河到达了西岸,和其它战场相对来讲就形成了一个突出位置;按照战场习惯,德军把这里称为“努瓦永突出部”。法队高层后来也随从了德国人的叫法,把这个“凹地”称呼为突出部。

这个所谓的“突出部”位置,对于南北大军云集的双方来说,就像是一个葫芦的的中部、一个哑铃最细位置、一个横放的8字细腰。如果这个葫芦的的中部,或者说这个哑铃的中间突然断了,那么这个葫芦或者哑铃也就不存在了。德军攻占了这里,南北两线的英法军队就此隔绝分离{至少是在索姆河战场},给了德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协约国一方守住这里,则吸引牵制了至少一到两个德军集团军,保证了南北战场的连贯性,稳定了佩罗纳以南索姆河西岸防御阵地,让法军在调兵遣将上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当然,按照尼韦尔将军的算计,这里也将是他本次战役的关键地段。德军如果不过河{索姆河}只在东岸运动,就会给法军留出西岸巨大的空档,为法军沿河岸调动大军创造了条件,自然也就为a集团军的作战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德军一定会攻击这里,而且一定会设法夺取并坚守此地,为两个集团军消灭北线英法军队制造宽松战场势态。这就是“努瓦永突出部”战场对敌我两军的意义。

作为法军在此地的唯一部队,第十集团军司令官米舍莱将军已经被上面告知,要发扬法军“锐意进攻,毫不犹豫”、“勇猛凶狠、坚忍不拔”的作战精神,坚守阵地,不得后退半步。接到这个命令之后,米舍莱将军也是马上召集部下的军长师长们开会,传达命令并布置防御阵地。等这些事情做完之后,他就习惯性的来到了中国远征军司令部;以往的多次战役,身边的中队让第十集团军上下感到莫大的安全,也获得不少好处。

第十集团军本来只是法国陆军的预备役部队,还算不上正规军队;第一次索姆河战役时,德军突破到了索姆河西岸和北岸,受凡尔登战役兵力影响,法国人不得不将一部分预备役部队调上第一线,参与战场厮杀,第十集团军{预}就是那一次被派上战场的,战场位置恰好又和远洋而来的战狼雇佣军团相邻,就这么开始成为友军。几次大战下来,第十集团军利用战狼雇佣军团强悍战力制造的机会,见缝插针的消灭了不少德军;特别是和德军第二集团军在巴波姆、凡村和伯尼的作战中,旗下第十七军捡漏占领了已经被战狼雇佣军团击溃撤退的德军阵地,让第十集团军上下在福熙司令官面前露了脸。不久,第十集团军被法军最高指挥部取消掉了集团军后面的那个“预”字,正式成为法军的正规主力部队。

“我们又要在一起并肩作战了,我亲爱的朋友”!在说完客气话,又介绍了一些他所知道的情报以后,米舍莱将军收起笑容,脸色有些凝重的说到。“根据我接到的命令,这次的任务比前几次要艰难一些;司令部参谋官达朗松上校是我的朋友,据他透露,德国人从东线调兵了,有很多。努瓦永将是他们攻击的重点,估计最少有超过十八个师的德军攻击这里;我们的防线仅仅四十多公里,压力很大。我这次过来,就是想听听几位将军的看法,这场仗,我们还是按照先前的模式,两军联合作战,统一指挥”。

前面几句话听起来很凝重严肃,可到最后几句;米舍莱的语气又明显的放松了不少,大战将至,看来他对中队的信心不是一般的足。听完此一番话,张自忠几人面面相觑,孙震忍不住问到:“米司令,德军都有快二十个师了,我们两军加起来也不过十六个师,你这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不会是上面又给司令官增加援兵了”?

对于中国人对他的胡乱称呼,米舍莱早已经习以为常,他不以为意的说到:“虽然我们只有十六个师,但贵军的七个师可以当法军的十个师用,这样我们不就有十九个师的兵力了。再说了,以贵军的装备和战力,德国人绝对讨不到好去;这个,之前我就见识过了。要不是你们不让我向上面透露贵军的实情,我也严格命令下面人不要乱讲话,说不定贵集团军,已经成为尼韦尔司令官手里的王牌军队,远离我们第十集团军了”。

说到这里,米舍莱眨了眨眼睛,有些狡黠的说到:“知道为什么第十集团军上下愿意保守这个秘密吗?中国人不是有句古话,叫什么‘靠着大树好乘凉’吗!我们法国人也有一句相类似的话,叫做‘在树荫下我们总能找到很多蚂蚁’;如果没有了大树,我们也就找不到蚂蚁了。现在,贵军就是我们的大树。将军们,你们要知道,凭借这一年和贵军的配合作战,第十集团军上下得了多少好处吗?整个集团军不但升格为主力军团,部下军官也晋升了不少,获得各种勋章的,也有很多。你们说,这种好事换一另外一支军队在他们身边,能够得到吗?所以我要求替贵军保密的话,下面所有军官都赞成;军官不说话,士兵当然更加不会说了。嗨嗨!先生们!我这么做按照你们中国人的说法,是不是也叫为朋友


状态提示: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四二三章 远征军的应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