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风起北方>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六三章 没有小事
就继续大胆地说道:“总长,我们几个人来参谋总部已经好几个月了。我可是听说了,第一期的张自忠、傅作义、孙楚等几位学长,他们在总长身边待了很短时间就去部队或者其它地方了。您看我们几个是不是也可以到外面部队去了,这不远征军这次的行动也就是一个机会,我看”。

“这是你个人的想法,还是你们几个人的想法”?赵天一打断张荫梧的话,漫不经心的很随意的问到。但这话听到张荫梧的耳朵里,就像是打雷一样,他赶忙立正回答:“报告总长,这只是荫梧个人的想法,和他们几个没有关系”。担心参谋总长生气责罚白崇禧他们,张荫梧连忙解释到;这确实也是他个人的想法,还没有和几位同学商量过,今天见到总长就觉得是一个机会,先说出来了。但总长刚才的问候,似乎有些不满意,好像并不是很同意他们下部队;张荫梧虽然不解,但不敢再问了。其实赵天一的意思是,这几位在后世带兵打仗都还不错,让他们在参谋机关多待一段时间,增加参谋知识,这对后续的作战指挥很有帮助。当然,对他们其中一些人的去向,赵天一也有了打算,比如后世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就准备让他到美国西点军校再学习四年,成为能够独当一面、智勇双全的人物。也就是即懂得参谋谋划,也能够带兵打仗,而不要只和后世一样,是一个只能蹲在参谋部里,对着地图论战斗的将军。

看张荫梧有些紧张,赵天一就没有再准备责怪他什么,而是向办公室走去,一边走一边对还在立正的值日官说道:“什么事情都需要打好基础,你们现在就是在做这种事情;不要小看它们,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它对你们以后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后面的话语随着赵天一的远去声音已经不是很大了,但张荫梧还是听清楚了,因为,那话语就像是在他耳边,很清晰。

回到办公室的赵天一,没有再去考虑张荫梧几个人的事情,那些早已经有了定论;什么时候谁去哪里,担任什么职务,都已经拟好,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一般都不会有变化。不过这一次,到底会不会有变化,现在还不清楚,只有等到那一天才知道。处理完远征军的作战计划问题,赵天一叫人发走以后,他又给新疆的杨增新、周务学、潘涛三人去了一份电报,要他们在关注外蒙地区的科布多、乌兰固木地区驻军,以及对唐努乌梁海地区加紧渗透(当然是暗中)之外,还要注意国境外西面的情况,比如遥远的土耳其帝国以及俄国东部和新疆交界的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等三个汗国的形式,随时能够出兵协助在西亚的远征军行动。

给杨增新、周务学发电报,大家都知道他们两个人是新疆军政方面的实权人物;发给那个叫潘涛又是怎么一回事,难道也是一个大人物?没有错,那也是一个大人物。潘涛原本是暗影西北地区的负责人,在处理和解决甘肃地方民族问题以及西藏,新疆的一些棘手问题时,非常的果断。其对事件的判断、分析、应对方法很是受到了包括陈子华、李树峰等人的推崇,认为他在军队方面更能发挥特长。于是被赵天一特批由暗影转入部队,就近进入了西北军区,成为新疆省特别部队(坦克、自行火炮部队)的最高指挥官;随着能力的体现,最后更是一跃成为军方在新疆的第一人,指挥着新疆七个师的部队,更是连空军也一起管辖。当然,在军队的调动方面,名义上他还是要听从新疆将军杨增新的命令。

当天傍晚,回到家中的赵天一,却突然第见到一位也算是熟人的客人来访,这个客人在他家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了。来人是谁呢?是已经改名为蒋介石的蒋志清,他从上海专程赶到北京来找他,还携带了新国民党党魁宋庆龄的亲笔信。原来宋庆龄是来向他问计来了,不过信里面虽然是有“请指教”的意思,但最后却是希望赵天一能够伸出援手,显然她自己已经有主张,只是希望赵天一能够帮助她一下而已。蒋介石其实也是这么个意思,不过他还有寻求赵天一再指导和开导的意思;自从上次离开孙大炮,追随到宋庆龄的身边,蒋介石没有少挨孙大炮的责骂。明的,暗的,报纸上的,书信里的等等。孙大炮希望自己的这位学生能够迷途知返,改邪归正,重新回到他的身边;但感情和事业双重“中毒”已深的蒋介石,硬是拒绝了孙大炮给的机会,毅然留在上海。之所以说他感情“中毒”,是因为知道了二姐和孙大炮分道扬镳的宋三小姐,经常会从美国写信回来给二姐,在问候完毕的时候,信的最后总会不经意地提到我们蒋介石同学,对他站在二姐这边的行为是大加赞赏,我们的蒋同学自然会感情“中毒”。

不过当蒋介石把自己这方面的苦恼说出来希望能够得到赵天一的帮助时,赵天一就有些傻呆;历史上这二位之所以结合,那是有着很多政治因素的。现在,看情况这位后世的“校长”好像没有机会成为“委员长”了,失去了这一政治光环,他们还有机会在一起吗?


状态提示: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六三章 没有小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