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风起北方>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一九八章 如何取舍

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一九八章  如何取舍

赵天一现在的心情也很矛盾,事情的起因居然也和是否支持(扶持)袁世凯称帝有关。在赵天一自己看来,袁世凯如果宣布称帝以后,自己是一定会反对的;这样一来顺应潮流,和众多的全国反对者走在一起,也能为自己捞取一些政治资本。但是从奉天秘密、紧急赶到的杨永泰却建议赵天一支持袁世凯称帝,这让他非常的不解和吃惊。

赵天一系统中,并不是杨永泰一个人有这种意见,陕西的赵四明、甘肃的陈子华、山西的阎锡山,包括已基本上和赵天一走在一起的新疆都督杨增新,也是一样的态度。他们的想法是:中国已经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存在了上千年的国家(也就是封建社会),全国老百姓骨子里根深蒂固的理念就是皇帝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虽然经过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实行了共和,但过去四年了,整个中国有多少人不知道这个国家已经没有皇帝了?除了一些大城市,你可以到广大的农村去问一问,许多人都还不清楚共和是什么,还以为只是皇帝换了一个年号。

其次,国家的体质并不是影响一个民族成长飞越的关键,它只是一种国家政治形式而已。没有哪一个时期哪一个国家证明君主制国家一定比共和制国家落后,只是看是什么样的人在当家做主而已。袁世凯称帝可以,但只要能够真正实现国家权力的高度统一、全国民众认可,然后就是组成新的富有建设性的内阁,到最后再架空皇帝的权利,实现由内阁真正掌权。

第三,实行君主制的国家体制,可以更好的安抚和统治边疆少数民族。由于少数民族其特有的生活习性和宗教信仰,他们对帝王的封分和尊敬还是非常的看重和敬仰的。在这些方面,利用天之子皇帝的名号来统御他们,显然要比无神论的共和制要顺理成章的多,而且在辅助有强大的军事威慑之下效果也肯定明显的多。

另外,杨永泰等人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小心思,那就是希望自己跟随的人能够更进一步,这一点和袁世凯手下那些反对他的人正好相反。袁世凯手下大将反对袁世凯称帝,除了段祺瑞是真正想共和之外,其他人都是抱着另外一种心思在反对。这花花江山是你袁世凯带领我们打下来的不错,但也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我们大家都有份;你做总统我们肯定支持,这说不定今天是你袁慰亭做总统,明天就该轮到我冯慰亭、或者李慰亭来做总统,大家人人都有机会。可是你老袁一旦做了皇帝,这个位子就是你们老袁家一家人的,我们是一点边都沾不上,一点的机会都没有,能不反对吗!

看着手中一张张来自各地心腹的建议,再看看旁边一脸希冀看着自己的杨永泰,赵天一心里面真的是很烦躁。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是这个样子,难道这年头光宗耀祖流芳百世真的就那么的重要?想着如果自己支持袁世凯称帝,管不管自己以后是否做皇帝,但几十一百年以后中国还在存留着“皇帝”这个职业和名称,他就有些头大。但他清楚这些人都是为他好,为了自己的事业能有一个延续发展的机会,不过这做皇帝,他还真没有想过。自己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接受的话该如何采取后面的行动;不接受的话,又该怎样去说服自己这些忠心耿耿的手下,安抚他们被拒绝后忐忑的心!赵天一真的很烦!

就在赵天一很烦人的时候,没有想到有一个人比他还烦恼,并且亲自来找赵天一,寻求他的帮助,这个人就是袁世凯总统的二公子袁克文。袁克文是袁世凯的三姨太金氏,在袁世凯还在朝鲜做朝鲜总督时在汉城生下来的,不过随后过继给袁世凯宠爱的大姨太沈氏。沈氏无子女,对袁克文溺爱有加,几乎到了百依百顺的地步,所以袁克文天性顽劣、放荡不羁,从不正经读书。但他十分聪明,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喜唱昆曲,好玩古钱,好结文人,自言“志在做一名士”。袁世凯做了总统之后,袁克文在这方面更加的放浪;可他作诗、填词、写文章却件件皆精,写的字也fēng_liú潇洒。因此袁世凯对他有些偏爱,甚至一度想立他为“太子”。

不曾想这却触了大儿子袁克定的逆鳞,“太子”这个位置,是他早就内定好的,怎么可能允许二弟来抢。于是就对自己这个二弟心生怨念,在他的把兄弟杨士琦(杨是袁世凯的心腹,当时担任着政事堂左承)教唆之下,开始时派人故意去难为袁克文,找一下茬。后来袁克文见势不对就离开北京跑到了上海,做青帮老大玩去了(历史上袁克文花钱加入“青帮”,当上了“大字辈”的“老头子”,身份很高)。但就这袁克定也不准备放过他,还派人到上海暗杀,袁克文大惊之下求计于自己的好友兼老乡张伯驹。张也是一位神童,九岁就能作诗,他给自己的好朋友出主意,让他去找自己的妹夫赵天一,由赵天一出面化解这段仇冤一定没有问题。就这么的,袁二公子从上海跑来找赵天一来了。

对于袁克文的要求,赵天一不能坐视不理。一来袁世凯对自己这个二儿子还是很溺爱的,二来现在也不能让袁家出什么内乱,这对整个国家都不好,于是他只能出面去找袁克定。这几天北京城上空,只要天气好,城里的人就会看到一架大飞机在北京城上空盘旋着飞来飞去,很是惹人眼球。这就是赵天一送给袁世凯的那一架


状态提示: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一九八章 如何取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