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最牛锦衣卫>第452章 京城来信
姐,不过这位夏小姐拘谨的很,搞得太子殿下愁得慌,直呼泡妞技术不到家。另外,太子殿下还干了一件大事儿,跑到太和殿上大呼要搞开海试点,经过一阵唇枪舌战之后,太子殿下最终不敌群臣,灰溜溜败下阵来。不过但是朱太子是个不服输的人,最近一直去六部内阁晃悠,想出法子折腾那帮子臣子,总之,不让搞开海试点,不让搞海盗舰队,本太子不好过,你们这帮子人也别想好过。

放下信,苏瞻长长的呼了口气,几乎可以想象得到,朱太子把群臣气的暴跳如雷的样子。刘大夏、杨一清、谢迁、刘健这些人也是够顽固的,老拿着祖制说事儿。海禁海禁,浙江福建这边海贸走私泛滥成灾,他们能一点都不知道?这帮子大臣哪家家里没有点琉璃装饰品,还偏偏不让开海。

这帮子老顽固真的耽搁事,不就是开海试点么,又没说全面开海。开海可是关系到他苏某人能不能整顿浙江官场呢,总之,这事必须办成,谁特么挡路,就把谁弄下去。看来有必要帮朱厚照一把了,不早点把这事弄成,我苏某人的浙江攻略还怎么实现?不让开海,还怎么组建海盗舰队抢四方,还怎么跟上大航海时代的脚步?

想了想,苏公子又在泡妞绝技后边写了一些话,看到这些话,萧绮月有些头疼。朱太子不是善茬,后边又有个苏立言出谋划策,这下京城那帮子老臣又要挨折腾了。

萧绮月哪里晓得,苏公子恨透这些朝廷老顽固。就是因为这帮子老顽固,一边收着走私利益,一边朝着海禁,才导致后来倭寇之乱越来越严重。嘉靖年间,胡宗宪招降汪直,将汪直船队收之国用,可这个时候,顽固派王本固捉拿汪直,朝堂上又派兵攻打汪直船队,这才导致后来倭寇之乱横扫东南。因为此事,朝廷后来再招降海盗的时候,海盗们根本不鸟朝廷了。再后来,同样是这帮子人的徒子徒孙东林党,一边喊着精忠报国,爱民如子,一边守着江南富贵之地,一毛不拔,导致大明朝税赋崩塌,无钱粮可用。

呵呵,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说的就是这帮子高傲的老顽固,更可笑的是,有些人连报君王都懒得报了,直接头皮痒水太凉。这些人整天夸夸其谈,好像天下就在手中,可真正干实事的时候,互相扯皮,互相推诿。总之,有我苏某人在,决不能让大明朝再葬送在这些“清流”手中。

清流,想起这俩字就特么想笑,一个个清正廉明,恨不得当着外人吃糠咽菜,可实际上呢,哪个不是中饱私囊,富得流油。就这帮子清流,哪个家里不是几十亩田产?后世清流徒子徒孙东林党更牛,守着江南钱粮袋子哭穷,让捐款,扣扣索索几十两,闯王一来,光京城就抄出几千万。

什么国家,什么百姓,大家都是先图自己,有私心没问题,就恨这帮子人还摆出一副公正无私,一心为天下的样子。

等着苏瞻写完回信,张紫涵才出声道:“王岳向谷大用示好,显然是冲你来的,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王岳既然向咱们示好,也没必要往外推,如今这局势,只要王岳不是傻子,就不会跟我们玩心眼!一会儿你帮忙给大用回一封信,让他暂时帮帮王岳,总之,以我们的实力,保住王岳一条命,应该没什么问题!”

张紫涵笑着点了点头,虽说帮王岳势必会得罪刘瑾,不过,就算不帮王岳,刘瑾好像也不会念苏派的好吧?王岳一倒,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内廷就是苏立言和刘瑾的天下了。

王岳其实也很无奈,他不是不跟刘瑾斗,而是他知道自己斗不过刘瑾。刘瑾能有今日,那是仗着太子的势,是皇帝朱佑樘默许的。皇帝的身子越来越差,太子登基不可避免,那他王岳手里的权势也该让出来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王岳知道自己必然会被赶离中枢,这些都没问题,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这点道理王岳还是懂的。退就退了,这些年的积蓄,也够生活的了。可王岳又很怕,刘瑾这人心胸狭窄,能让他王岳活着离开司礼监?

如今内廷三股势力,新生派代表是刘瑾和苏立言,老一派就是王岳,既然必然会被人取而代之,那王岳希望取代自己的是苏立言。苏立言的品性可比刘瑾强太多了,至少能容得下他王岳。

.......

除了谷大用和朱厚照的信,余下三封信一封是英国公府孙夫人的家信,一封是南镇抚司送来的,还有一封是张皇后和李东阳联名写的信。

孙夫人的家信没什么要紧事,都是家长里短,嘘寒问暖的话,嘱咐苏瞻和张紫涵主意安全,另外,年关将至,孙夫人着人将一批特产送到杭州。另外,就是张仑最近表现不错,跟着老公爷去都督府历练,也没跑出去瞎折腾。最后,孙夫人催促着苏瞻抓紧时间解决浙江问题,也好回京找个时间完婚。总之,孙夫人的意思很明显,急着抱孙子了。后边一半内容,都是说人家谁谁谁家又生了个大胖孙子,谁谁谁不到四十就抱着孙子孙女颐养天年了。

看到此处,张大小姐有点脸红,娘亲是怎么回事儿,为何啥事儿都跟苏立言说,这事儿提出来,弄得人家多不好意思?

苏瞻还没看完呢,张紫涵就把信夺了过去,“行啦,家信就由本小姐回吧。还有啊,我让萦袖买了些浙江特产,你抽空找人送回京城去。”

“没问题,涵涵,分出来一些,正好给祥符送一些过去,二娘以及杜


状态提示:第452章 京城来信--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