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盛唐发动机>第八十七章洗心
舍的告别了李妍儿和李刚,踏上北上的船,入黄河,进汾河。运送建造钢铁厂的物资船队,一支一支的派往太原,吴怀斌路上在汾河进黄河的路口就遇上一支。逆水而上速度很慢,吴怀斌无聊,就把铁路涵洞,桥梁,制成图纸,并且把轨道间距定成5尺,就是1.5米。现在他才是标准制定者,那个世界的什么标准规矩见鬼去,继续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

李孝恭这货见没有他的好处也不跟来了,在洛阳的青楼里遇上一个歌姬,天天厮混一起,吴怀斌也没有劝他,随他去,现在没有爱死病也没有梅1毒,家里有的是钱,又有爵位,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就是一把年纪闪了老腰才好。

逆流到临汾,吴怀斌实在受不了龟速的船,换上战马直奔太原。何诗桥夫妇不会骑马,让他们和船队一起上来,船队上都是建造钢铁厂必须的材料,所以很重很慢。吴怀斌在临汾休息一晚,快马加鞭的往太原。吴怀斌想在落雪之前把厂房和高炉建起来,在这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设计轨道路线,码头,水坝,等等,韩城有水力之好。也不知道太原边上的汾河流量如何,临汾这边还是比较大的。

临汾下船后,吴怀斌一行走走停停,发现比船上快不了多少,爬上高破下河谷,到处都是黄土沟壑,沿着官道,弯弯曲曲,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表里河山当真名不虚传。现在的官道,毕竟不是后世的高速公路,吴怀斌哀叹着原来还不如在船上来的省心,但已经骑虎难下,硬着头皮和护卫在官路上狂奔。想起李二要造长安到云中的铁路,没有来由的打了个冷战,这需要多大的工程?

在山区和黄土坡里绕了4天才爬出山区,绕的吴怀斌直翻白眼,来到介休州,休息了一天才好受点。现在是农历5月,正是小麦收割的时候。满眼的都是黄色的小麦,农民在地里忙碌的收割着小麦。吴怀斌在骑在马上没有办法奔驰,路上到处都是运小麦的牛车和担着小麦的农夫。吴怀斌也没有让卫兵驱赶农民,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农民,因为他自己也是农民出身,知道农忙对农民意味着什么。

走累了,看见路边有一位割麦子割累的老农,吴怀斌下马坐在老农身边问:“老丈,今年收成好么?”说着的时候,拿起掉落地上一穗小麦,放在手心,使劲的拧拧,轻轻吹走谷壳,数数粒数,18颗,还有4粒很瘦,是个瘪谷子。看看没有割的地里稀稀拉拉的麦子,和前世的高产麦子根本就没有办法比。

老农看看这个细皮嫩肉的外乡人,从拧谷子的手势看来,不是纨绔子弟。喝了一口水说道:“今年雨水好,虫子也不做乱,1亩收个300斤不是问题。”吴怀斌嘴巴念着一亩3担,而且是高产,心里真的不是滋味,种子,化肥都是门槛。自己知道肥料名字,却不知道矿产是什么样,氨氮怎么合成,而种子,却是可以让人去杂交和培育的。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洗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