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656节 休战时期 3
你们犹太人擅长经商、精于算计,肯定更清楚这个道理,无论干什么事,最好能留一个后手,孤注一掷是非常不理智的。国土也是一样。你们犹太人现在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区,可喜可贺,但是,那里真的适合作为犹太民族长治久安的地方吗?首先,巴勒斯坦地区资源贫乏、土地贫瘠,发展基础不太好啊,其次,巴勒斯坦地区以北是土耳其{土耳其已经吞并了叙利亚和黎巴嫩,所以土耳其与巴勒斯坦地区直接接壤},以南则是德国人控制的埃及和沙特,你们当然清楚,无论是土耳其人还是德国人,都不喜欢你们犹太人,巴勒斯坦地区夹在德土两大不友好国家之间,国土安全程度可想而知;第三,巴勒斯坦地区并非无人区,当地有大量的阿拉伯人,实际上,整个中东都是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聚居地,你们犹太人无论是种族出身还是宗教信仰,都跟阿拉伯人格格不入甚至矛盾尖锐。诸位,我相信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吧?”

夏里特说道:“小蒋将军,我们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不顾一切地回去的,那里是我们的故国旧土,我们绝不会放弃的,其实,我们也已经制定好了各种对策。”

“我当然不是说服你们放弃回去。”蒋纬国摇头,“不过,我相信你们也不愿意你们的妇女在战壕里抚育孩子、你们的孩子在防空洞里成长吧?巴勒斯坦地区注定在长时间内不会太平,阿拉伯人不是你们的对手,但土耳其人以及强大程度远远超过土耳其人的德国人恐怕就是你们难以抗拒的了,那个地方肯定常年处于战火中或战争阴影中,你们在那里肯定常年生活在战场上、前线阵地上,打仗或武装冲突是家常便饭,你们不想这样吧?你们的年轻人总不能长年累月地呆在战壕里吧?国家和全体国民长期生活在战争状态或随时准备打仗的状态中,想想都累啊,也许以后你们晚上睡个安稳觉都是奢望。”

“小蒋将军,您的意思是…”魏茨曼似乎开窍了。

“我说了嘛,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干什么事最好能留一个后手。”蒋纬国胸有成竹地说道,“巴勒斯坦地区,是你们的领土,这里,还是你们的领土,前者是你们的真正领土、前线领土,后者是你们的租借领土、后方领土,一分为二,失去其中一个,还有另外一个,这样,岂不是保险很多、安全很多?战争让女人走开,孩子是无辜的,巴勒斯坦地区既然危机四伏,那就让男人过去,这里绝对安全,那就让女人和孩子留下,女人可以在这里安心地抚养孩子、赡养老人,孩子可以在这里健康地长大、读书、成才,老人也可以在这里颐养天年,你们的学校、医院、工厂、科研场所等重要设施,放在这里不好吗?若放在巴勒斯坦地区,危险性岂不是大大增加?在外敌威胁下,一个国家如果全境都是前线,太危险了,如果有一个稳定的、安全的、繁荣的后方,对于国家的生存而言,就等于是多了双重保险啊!更何况,这里资源丰富呀,正是你们犹太人可持续发展的地方。至于两地来往,你们放心吧,从巴勒斯坦地区到这里,土耳其人和德国人那里肯定走不通,但在我们这里走得通,伊拉克、伊朗、中亚、里海东部水域,都是我国控制区,火车和飞机都是畅通无阻的。”

魏茨曼等人都明白蒋纬国的意思了,顿时都目光炯炯发亮。是的,根据蒋纬国提出的这份构思,犹太人的延续和以色列国家的生存安全都得到了双重保险,以色列有了两块国土,一块是正式国土,一块是租借来的备用国土,正式国土即便打烂了、沦陷了,还有备用国土,有备无患,每个犹太人都能有两个家,犹太人的生活特别是妇女儿童,安全性也大大增加了。可以设想这么一个犹太人家庭,一家三口,丈夫是军人,长期在巴勒斯坦地区,妻儿既可以跟随丈夫一起住在巴勒斯坦地区,也可以在备用国土境内买第二栋房子,安全时期,一家人团聚,战乱时期,丈夫留在前线打仗,妻儿回到备用国土境内躲避战火;再比如一位犹太人科学家、一座犹太人大学、一所犹太人科研机构,将其放在备用国土境内显然是高枕无忧的。

“中国政府愿意把这里继续、长期地租借给我们?”魏茨曼兴奋不已。

“为什么不愿意呢?”蒋纬国耸耸肩,“毕竟把这里租借给你们并没有影响到我国国民,并且这里在你们手里给我们带来的收益不一定少于这里在我们自己手里嘛!”

“可这里毕竟是中国领土啊!一下子租借99年,岂不是跟英国人强行租借香港99年一样了?我担心,你们国内的社会舆论恐怕会反对的。”本-古里安又欣喜又感动又有点担心。

“哈!”蒋纬国笑了一声,“除非傻子或居心不轨者,否则没人那么认为的。因为我国军队会在这里长期驻扎部队,从而宣示这里的主权仍然是中国的,只是把治权租借给你们了,所以,这里跟香港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唯一的相同点就是,英国人把属于我国的香港治理得很好,你们也把属于我国的这里治理得很好。”

“中国人是我们犹太人最好的朋友,可能也是唯一的真心朋友。”魏茨曼潸然泪下,“谢谢你,小蒋将军。”他实在太激动了,犹太人既可以复国,还可以继续保留租借国土,对于流浪两千年的犹太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穷鬼同时中了两个头等大奖。

“祝


状态提示:第656节 休战时期 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