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598节 德国再战 3
德国乘坐一辆战车,而德国又不停发动战争,早晚殃及芬兰,所以,他们选择“不伤和气地”退出联盟国。如果说德国和芬兰在先前就像一对恋人,那么,两国现在“和平分手”并且“分手之后继续做朋友”(原先历史上,芬兰跟德国并肩作战、共拒苏联,关系非常亲密,但在德国露出战败迹象时,芬兰果断坚定并且礼貌客气地把境内德军全部驱逐了出去,从而跟德国划清界限,避免芬兰给德国陪葬。)。

芬兰此时跟德国“分手”,原因很显然:芬兰认为德国不是英法或英法美的对手,从而提前跳下德国的战车。

芬兰此举,让中国高层里的何应钦等人受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包括蒋介石在内。杨杰立刻义正辞严地反驳道:“芬兰是芬兰,中国是中国,中国的国力军力岂是芬兰能比的?芬兰因为是小国、弱国,所以该国信心较低、胃口较小,高层缺乏大胆略、大谋略、大气魄,我们可是一个大国、强国,岂能像芬兰那样只知明哲保身、独善其身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这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世界上,小国自有小国的求存之道,大国自有大国的争霸之路,两者岂能混为一谈?我们身为大国,却把小国的国策拿来生搬硬套在自己头上,岂不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他又打比喻道,“芬兰像狼,吃到十斤肉就心满意足了,我们可是老虎,能跟狼一样吃到十斤肉就心满意足吗?狼有狼的胃口大小,虎有虎的胃口大小!岂能自降身份!”

何应钦不悦地说道:“这不是胃口不胃口的问题,而是危险不危险的问题!”

“那就是胆量和实力!”杨杰立刻据理力争,“狼的胃口跟虎没法比,狼的胆量和实力也跟虎没法比!一头狼遇到一头狮子,狼必定会逃之夭夭,因为它只是狼,注定打不过狮子,它没胆量跟狮子搏杀,也没实力跟狮子搏杀,但如果是一头虎如果遇到一头狮子,虎却像狼那样逃之夭夭,并且声称‘因为狼碰到狮子时逃跑了,所以我也要一样逃跑掉’,岂不可笑?”

何应钦听得出杨杰的讥讽之意,顿时愠怒了:“如此,我们跟日本人又有何区别?不自量力、狂妄自大、鼠目寸光、贪得无厌!”

“哼!那是因为日本人本就国土狭小、国力微薄,却还要干出贪心不足蛇吞象的蠢事,自然得不偿失!我们难道跟日本人是一样的?何总长,你简直就是小脚女人!”

“我是小脚女人?那你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暴发户!”

两人从争论变成了争吵。

徐永昌急忙打圆场:“何总长言之有理,小心驶得万年船嘛,杨副参座其实也说得很对,该出手时就要出手。实际上,德国虽然已经跟英法互相宣战,但我们还没有被卷入这场战争,我们现在还是置身事外,回旋余地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面对新局势。”

陈诚说道:“是的,我们跟德国虽然联盟,但根据联盟国的内部条约,若其中一国对外宣战,其余成员国并无义务立刻随之一起对外宣战。德国人跟英国人、法国人打起来,我们肯定不能一直看热闹,但眼下还不需要我们也参与其中,德国无权强迫我们与其一起对英法宣战,诸位,我们没有那么着急,我们可以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慢慢地研究最佳对策。”

杨杰冷笑道:“我们可以不急,隔壁那家呢?日本人早就急得上蹿下跳了,德国对英法开战前,日本人就眼巴巴地等着,现在真打起来了,日本人还不立刻猴急地扑上去?日本人扑上去,我们岂能不随之而动?看看地图吧,英法荷的远东殖民地都在我们眼皮底下,也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到时候,英法荷的老巢被德国人端了,那些殖民地简直就是无主的财宝堆!我们不下手夺取,难道坐视日本人越俎代庖、拿我们的东西占我们的便宜?”

何应钦也冷笑:“德国想要端掉英法荷的老巢,哪有那么容易!上次世界大战,德国人花了四年时间都没能突破英法联军的防线!现在呢?就算德国人只要花一年时间就能突破过去,但一年时间还不够夜长梦多吗?美国人参战呢?”

蒋介石听得十分头疼,他只好望向蒋纬国:“纬儿,你觉得呢?”

蒋纬国肯定不能“大吹大擂”,他立场不偏不倚地说道:“几位长官说得都非常有道理,好处嘛,我们肯定要取,风险嘛,我们肯定要避免或降到最低。德国已经跟英法正式宣战了,我们先静观其变,如果德国迅速打败英法,我们自然要趁火打劫,我们不打,日本人也会打,如果德国迟迟不能打败英法,我们再从长计议,这样,最稳重、最妥当、最保险。”

陈诚道:“可我们如果一直对德国隔岸观火,怕是在道义上说不过去啊!”

蒋纬国摇头:“我们当然不会对德国隔岸观火,德国在打仗,打仗需要什么呢?军队?德国现在有的是军队;德国更需要的,是工业原料,是战略物资,石油、桐油、钨砂、猪鬃,我们给德国在背后不停地输血,把更多的石油、桐油、钨砂、猪鬃等德国急需的我们又有的东西以更低的价钱卖给德国,这还不是切切实实的支持和援助吗?反正中德已经在陆上接壤了,两国贸易通过北亚铁路干线就可以,不需要通过被英法控制的海路。”

徐永昌道:“日本人呢?我们迟迟按兵不动,日本人恐怕会按捺不住吧?”

蒋纬国冷哼一声:


状态提示:第598节 德国再战 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