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386节 三方会谈 1
“毫无价值”。)

既然要召开“三方会谈”,三国高层肯定是要聚在一起的,发电报、打电话是没办法“当面把话说清楚的”。会议地点选在哪里?这件事让德国十分头疼,本来,希特勒打算在柏林举行会议,但柏林距中日太远,并且德国“有求于”中日,不能摆出“大哥召唤小弟”架势,必须“亲自登门拜访”,所以会议地点被敲定在东方。至于放在东方哪里?又是一个大问题。这场会议是德国发起的,德国方面费尽心思地分别征询了中日,中方要求在武汉或南京召开,日方强烈反对,日方要求在东京召开,中方也不愿意,后来,日方提议在上海或北平或台北召开,中方大怒,因为上海、北平、台北都是属于中国但被日本侵占的地方,在这种“沦陷国土”开会,简直就是对中国的羞辱。扯皮了一个多月,德国方面别出心裁地选定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日占韩国的济州岛。首先,济州岛不算是日本本土,也不是中国本土,更不是中国被日本侵占的国土,“政治含义”让中日都能接受,其次,济州岛是一个岛屿,很孤立,该岛相当于一个“孤立的封闭空间”,在心理上让中日也都能接受。为了安抚中方人员情绪,德国跟日本方面经过协商,提议“济州岛的安保问题由德方人员负责”,日方对此表示同意。

济州岛,韩国/朝鲜第一大岛,面积1845.5平方公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该岛孤悬在外,距朝鲜半岛、日本本土、中国大陆都有一定距离并且距离差不多,此时岛上人口约有二十来万,大部分是韩国/朝鲜本地人,少部分是日本侨民。该岛在眼下并未被日军设立为海上军事基地,所以岛上没有军事机构和日本武装组织,只有两千余警察(一半是韩国警察,一半是日本警察)。会议前,德国政府调动二三百名驻华驻日人员提前登岛,防止日本方面在会议前往岛上运送武装人员和武器装备,随后,德国政府又以民用商船的名义从德国本土运来三千多名精锐德军,登岛负责岛上安保事务。这批德军都是希特勒警卫队成员,领队的是一名四十五岁的德军上校,名叫埃尔温·隆美尔,同时,这批德军里其实还有几百名德国盖世太保,指挥者是德国盖世太保总监莱茵哈德·海德里希。

12月6日清晨,根据德国方面事先通知的时间,蒋纬国等中方参会人员正式动身启程,前去济州岛参会。众人先在太原集合,然后坐飞机去济南,再坐火车沿着济青铁路抵达青岛,最后乘坐军舰开入黄海,驶向济州岛。青岛距济州岛约350公里,军舰会以15节速度航行,预计10个小时后,也就是当天晚上抵达济州岛,会议会在12月7日上午召开。众人乘坐的军舰是纬国号驱逐舰(原日本海军的时雨号驱逐舰,排水量约1700吨),同时有大胜关号、乌龙山号、汤山镇号炮舰(三炮舰都是原日本海军的嵯峨级炮舰,排水量约800吨)以及24艘黄蜂级鱼雷艇进行护航,另有8艘潜艇提前一步地赶到济州岛附近海域内,潜伏待命。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说济州岛的安保工作是由德国人负责的,但还是要防备日本人可能搞鬼。

旭日东升,霞光万丈,碧空如洗、汪洋无垠。舰队从容不迫地驶离青岛,迎着海平线的旭日霞光,开始劈波斩浪。眺望着眼前的朝阳和万里波涛,舰上众人都感慨万千、思绪复杂。前去济州岛参会的国军高层共有三人,一是参谋总长杨杰,二是蒋纬国,第三人则是蒋百里。蒋百里在抗战后担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兼军委会高级顾问,负责培育青年军官,不掌握实权。其实,蒋百里在原先历史上的此时已经去世了,他是在月4日去世的,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但蒋纬国非常尊重蒋百里,并且他跟蒋百里私交甚笃,不愿意这位中国的军事学泰斗早日离世,所以特地给他安排了几位私人医生,另外,中日大战了一年零三个月,中国军队虽然损失了一些国土,打了不少败仗,但在整体上锐气十足、顽强迎战,给日本人造成巨大死伤和惨重损失,前线的胜利使得蒋百里这位专门研究中国对日作战的军事学家深深地受到振奋,客观上让他的健康状况也比原先历史上的好很多,所以他此时还活着,只是身体比较虚弱而已。得知蒋纬国要去跟德国人、日本人展开“三方会谈”,蒋百里立刻赶到太原,要求能跟蒋纬国一起去,蒋纬国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世事难料啊!”蒋百里在舰艏甲板上拄杆而立,感慨不已,“我确实没有想到,这场战争居然会是这样的结果。”他回首望向在他身侧的蒋纬国,目光很复杂,既有迷蒙,也有困惑,还有几分特殊的敬意,“建镐,我跟你认识这么久,反而越来越看不透你了!你说你,从来没有上过一天的军校,也没有师从一个战略学军事学研究者,怎么却拥有如此高深莫测、如此匪夷所思的战略思维?说实话,你的战略头脑、战略目光,都让我深深为之自愧不如啊!我真的很汗颜,因为你的头脑远高明过我,你的目光也远超越过我,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百里先生抬举我了!”蒋纬国听得心头惭愧不已,因为他知道自己完全就是“靠作弊”,但蒋百里是凭真本事的。前阵子,蒋纬国去武汉参加“巨头会议”,散会后,陈诚曾把一份文件给蒋纬国看,蒋纬国看后确实大吃一惊,因为在这份观点明确、论


状态提示:第386节 三方会谈 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